精准扶贫对“第一书记”的另一种意义

2017-06-14  本文已影响494人  明庶风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力度空前,规模浩大的扶贫开发工作。为确保这个宏伟目标如期实现,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门抽调千百万干部到基层扶贫第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协助村镇干部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从不同层面来说都有其特殊意义,对于全党全国来说,事关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百年目标;对于广大贫困户来说,事关能否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这个美好愿景,那对于广大“第一书记”来说意义又何在呢?除了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帮助广大贫困户如期脱贫之外,我想对于“第一书记”自己也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而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应该在改变二字。

这些“第一书记”不管之前是在国家部委工作还是基层乡镇工作,不管职级是县处级还是一般干部,不管之前从事何种行业任职那个岗位面对哪些群体,现在的职位都是“第一书记”,都是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开展工作,干的都是光荣艰巨又繁重琐碎的精准扶贫工作,面对的都是生活最困难的群众。因此,参加扶贫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仅要完成身份岗位的改变,更要完成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不仅对积极有效的推进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有重大意义,对于“第一书记”们在以后的岗位上、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样意义重大。

在与贫困户面对面接触的过程中,每位“第一书记”都将直面那些最贫困的人群,深入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感受他们的冷暖饥寒。以我们村为例,有的正值壮年却疾病缠身长期卧床,有的老人独自一人艰难为生,有的孩子父亲入狱母亲改嫁,等等,仿佛世间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们的头上。我们村“第一书记”说,每次从这些家里走访回来,心里总要难受好几天。因此,每一次的亲眼见证都是对“第一书记”很好地教育和鞭策。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每位“第一书记”除了要干好扶贫工作之外,还要常常经受文牍繁杂的折磨、经历朝令夕改的困惑。各类各样的检查督导,各类各样的数据表格,各类各样的活动会议层出不穷,大家都像拧紧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工作,而身处扶贫第一线的“第一书记”就是最下面那根针,填写表格,上报情况,迎接检查,实施项目,走访调查,等等,哪项工作都不能落下,每项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加班加点。因此,每一次的亲身实践都是对“第一书记”很好地磨砺和反思。

在和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每位“第一书记”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化解矛盾,疏通思想,权衡利弊上。具体实施扶贫政策可能还不算什么难题,因为有村镇县各级的层层领导、层层把关,“第一书记”按照具体的标准和步骤执行即可。但化解矛盾、疏通思想、权衡利弊的工作对“第一书记”来说就责无旁贷。精准扶贫牵扯大量资金、政策、项目,在真金白银面前、在政策项目面前,当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时,如何分配利益?部分贫困户“以贫为荣”,好吃懒做,等靠要思想严重,如何激发他们以贫为耻辛勤工作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当一些人对干部抱有成见,要么爱搭不理,要么冷嘲热讽,要么指责辱骂,对于这些人如何做工作?这些看似和工作都无直接联系,但哪项处理不好,正常工作就无法开展。“第一书记”不仅要做好扶贫工作,还要做好人的工作。因此,每一次的亲自出马,都是对“第一书记”很好地促进和积淀。

对“第一书记”们来说,扶贫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他们日以继夜的辛勤努力,改变了贫困户的面貌、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也在于改变他们自己的面貌。当他们将扶贫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获反哺、反馈到各项工作之中时,相信他们都会秉持这样的一种工作态度:多克服“客观”困难,多解决群众的困难;而不是多讲“客观”困难,多让群众克服困难。而做出这样改变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变这片土地和这个国家的面貌!

很多“第一书记”之前一直在机关工作或担任领导,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不多。待扶贫工作结束后,他们也都将回归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从前的工作。对于每位“第一书记”来说,虽然工作和岗位没有变化,但思想、心态、作风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担任领导,一些人将进入机关,一些人将坚守基层,一些人将走向社会,他们或多或少都将实施决策、参与决策、执行决策、影响决策。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第一书记”都会将这种改变付诸于实践工作,并成就一番出彩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