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会宁248南有亮

教学是在纠错中进行的,纠错是说明孩子有疑惑。如果没有疑惑,说明孩子的学习是通透的,或者说孩子没有弄明白。多数学情况下,家长忙忙碌碌又一天,给孩子没有引导通,而是就问题论问题,仅仅完成了这个问题而已,忽视了左右兼顾。

比如:

小熊猫有7个竹笋,还剩下5个没有吃。问小熊猫吃了几个竹笋?

总是有一些孩子写出

7-2=5

问其为什么?

答曰吃了2个竹笋,因为去掉的要减掉,减掉的就是减数。

故此才有上面的算式。

这是由于在减法的入门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活动。给孩子知识建构出了小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第一责任是老师,第二责任是家长,第三责任是孩子。

没讲透!

没有引导好!

不会倾听!

补救措施,只有教师在班集(众多同龄人)中纠错!

症节所在:

要搞清楚整体=部分+部分,虽然不能用专业术语说出被减数、减数、差,但大的框架就是这个样子。

总数-  一部分=另一部

即总数减去左面的就是右面的,总数减去右面的就是左面的!

总之,你要回答的数,是聪明的小朋友们算出来的结果,结果永远要写在等号后面。这是规定的!

不能乱来。

所以,上面题的正确写法是:

7-5=2√

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孩子的启蒙教育(3岁左右),没有或缺少亲子活动,即生活经验。

大家看了这段文字,就拿此指教孩子,这是草率的。

正确做法是要和孩子,共同补回那段生活经历!————7、8岁前一定要完成。否则他们用其一生都在捉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