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影评:清新灵巧,城巿之光

2014-11-04  本文已影响65人  港漂圈豆豆

今年主流商业片差强人意,然数年下来,独立制作仍持续有新意,前年的《大蓝湖》和去年的《狂舞派》,都属独立电影的佼佼者。它们诉诸香港情怀,回归本土,重新拼凑一种新角度,本周公映的《点对点》承此路数,以平和而清新的调子,盛载本土味道和情怀,机灵巧妙,伴随着一段南北情,却带来不一样的景观,重新认识感情、爱好、个性、身份,和我们的城巿。

这片仍属独立制作,首导的黄浩然(并非电视艺员)乃资深电影人,由艺术发展局资助,并有六位出资的出品人,包括导演好友的林子聪、《狂舞派》的出品人曾丽芬,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总监邝珮诗等,独立帮如蔡甘铨、黄修平及曾翠珊等都客串,而幕前则邀得陈豪和国内演员蒙亭宜担演,大有众志成城之势。

它的主桥段环绕儿童乐园的连点图,从多伦多回流的雪聪(陈豪饰),在各地铁站留下点图,却被从长春来港的普通话老师小雪(蒙亭宜饰)猜中,一个设谜,一个解谜,慢慢将两个遥远的心连起来…

导演黄浩然亦是移民回流,并将成长于七十年代的记忆和个人逸事,写进电影内,例如自己是家族铺设于蓝屋的太子爷,而姑姐在大丸百货的大火中丧生;亦杜撰了自己参与天星皇后不拆运动的积极份子等等。

这些「点」,个人遭遇将香港的一些面貌和改变连起来,点出了香港今非昔比的话题。形成一种怀旧而充满本土情怀的图像,移民回流个人情感、亲情和社会意识的根,从七十年代走至21世纪。

导演的取向很生活化,办公室的,普通话班的,甚至是儿时好友和战友的闲话家常等等,初看有点散乱无焦点,但慢慢揭出了他的嗜好和情趣,一切便有条不紊。他不是狭隘的本土派观点,崇尚慢活,对比了香港急促而忙碌的社会。他怀旧(选择丽港城,因可望到儿时旧居太古城),享受生活,带着浓厚的中产生活价值,信奉环保和绿色,爱大自然,更到台湾作单车环岛游等等…生活态度属个性的延伸,都跟周遭调子大不同。

最佳例子,雪聪跟典型港女同事倩儿(张雪芹饰)交往,行公园谈电影,闲聊未至话不投机,但明显格格不入,还笑谑她的问题如娱乐版记者。邵仲衡饰演其好友,左右相随,却只是默默支持做和事佬(与警察争拗),无从了解他多年来的变化。

黄浩然的描绘下,这只回流鸟有不能宣之于口的感受,透过点点图来抒发自己在各区的认识,各区是否真有明显的文化根源呢?这点不得而知,却形成了一种自我意识:孤独、寂寞、渴望被了解,同时知音者稀。点对点,正是一份渴望重新被连系,被了解的欲望,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这种回流观点,令整出戏流露了异样情调,较抒发香港情怀如《大蓝湖》等都截然不同,更突出了城巿人的眼界和见识,重新发掘这小城的可爱和趣味。

这对照着长春来港的小雪,极北来到极南,南来雁眼睛,回望我城,看出新鲜活泼的「点子」。一叶知秋,两个外来人,在我城中发掘新认识(地铁的各区典故,城界石碑),…小雪和雪聪的三个回合暗战,温柔而情趣丰富,亦带观众走遍各区!冥冥之中,两人的邂逅和缘份,细腻又微妙,若隐乍现,你开谜我解谜,隔空传情,灵犀互通,令人想起了几米的绘本作品《向左走‧向右走》,城巿的缘份,正在灯火栏栅处。

陈豪乃电影出身,回归大银幕,却褪掉了电视味,回流人士简直度身订造,他亦将自己放得很轻,甚至有点layback,配合故事那份隐于巿的味道:演小雪的蒙亭宜是内地演员,气质清纯,出奇地讨好,陈豪跟蒙亭宜年纪有距离,但设计上巧妙避开了对手戏,感觉反而合衬入信。其实,张雪芹演港女同事倩儿亦不俗,跟林子聪的老好人同事,都配得均匀,并无喧宾夺主。颜培珊(戏中的神婆)重新演绎的《冷雨》和《早班火车》,清新爽快,合宜得很。

它无疑属清纯小品,文艺具童趣,充满难以言传的况味,跟主流文化若即若离。

好处是以全新眼光,以包容态度看这流徙的城巿,在每每表态,处处坚定立场,只问立场不问质素的当下,《点对点》保持开放而宽容态度,平和温柔,胸襟广阔,重新建立人与人的连系,重新细察我城的可爱,你可以说我天真和懦弱,但我相信,我城过去能一直能发光发热,正是能兼收并蓄,灵巧聪慧,互补长短。希望这点城巿之光,不会熄灭。

作者:Hitori南华早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