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员工热情、提升员工能力

2024-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畅是个小太阳
演示文稿2.jpg

《组织能力杨三角》读书感悟


一、知识要点

直管领导才是最有效、最能影响员工的培养、激励和保留的人。

平等的意识将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

激发员工热情、提升员工能力的方法:

(1)师徒制,做中学。

(2)成长线:管理线、专家线。

(3)创新奖:直接物质奖励、推广后提成。

(4)开早会:

二、感受

1、我在给医院做绩效设计时,经常有一句话在警示自己:不患寡而患不均。

比如说,即使我的待遇是月薪10万,同等资历的同事待遇是10万零1元,我也会心生愤懑。

所以说,公平感、平等感很重要。即使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当因为这件小事、多件小事,让员工失去了对医院、对科室的公平的期待,也会让其失望,更别说让他们去努力工作了。

而且,要区分好“平等”和“平等感”;“公平”和“公平感”。绝对的平等和公平是没有的,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努力去在大事、小事上去营造“公平感”和“平等感”。

2、师徒制,做中学。

最持久、最有效的能力提升方式,就是刻意练习。

而刻意练习最基础的4个要素就是:

然而,如何什么是精准、适度的目标?以及如何制定精准、适度的目标,需要有“过来人”的经验和指导。

专注练习过程中,及时高质量的反馈,也是在指“过来人”的经验和反馈。

比如说,我在健身时,做罗马尼亚硬拉这个动作。我以为只要把那根铁棍拉下来,就好了。但是我的教练,作为过来人,她说:林畅,你在拉这个铁棍时,手腕要处于中立位,而不是弯着。手腕弯着,你自己觉得使得上劲儿,但是使劲的方式是错的。一个是:我们练习这个动作的目的是锻炼大臂的肌肉,你弯着手腕,那就是手腕发力了,这个动作就白做了。而且容易挫伤手。——你看,这就是及时、精准的高质量反馈。

回到医院的场景,医院员工医疗技术的提升,还有患者服务的水平,都不是仅仅看书、听课就能学会的。都是需要在工作之中学习如何工作的。这就离不开刻意练习和复盘。也就离不开过来的经验分享和及时反馈。

所以说,师徒制、导师制,让老员工带领新员工,让新员工有个工作标杆和心理依靠就很重要,也会很有效。

同时,对于过来人经验的萃取和分享,也会是与工作场景之中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3、关于医院员工的成长路线。

我们不能激励每个医生都去当科主任,也不能激励每个护理都去当护士长。管理岗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作岗位设计上,要为员工设计至少2种成长路线。一个是管理路线,一个是专家路线。并且要公开、透明、清楚的讲清楚:

并在平时的价值宣传中,强调这两条路线虽然方向不同,但都具备极高的价值和荣誉。在文化理念、员工心态上做好引导。

4、创新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很多医院都在向员工喊话,要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但是对于创新的实践和创新的员工没有任何实质的奖励和表示。只是嘴嗨一下,说:“大家要向他学习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作为一个正常人,请领导们想想:“你觉得画大饼、嘴嗨有用吗?”

员工不是傻,员工只是权衡利弊后,觉得没必要怼你。然后,也没必要继续努力、继续创新了。

所以说,你想推行什么,就要去关注什么、鼓励什么、奖励什么。

所以说,你说什么不重要,你奖励了什么、惩罚了什么才重要。

5、关于会议中需要跨部门协作的内容。

很多时候在医院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科室之间相互指责,说对方不给力;说这事不归自己管。

其实,当出现这个情况时。相互之间推脱、指责的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科室、或多个科室之间的协作状态出现了问题。

你看,问题的根本是:公平的规则和人们对公平的相信。

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的是讲清楚:

三、思考

1、提炼:

2、视角:今天讲的文化理念的传播、师徒制科室员工带教、跨部门合作的共识共行等内容。

3、创造:我可以去学习下经验萃取和师徒带教制的运作模式,然后在咨询、培训的医院内去实践。帮助医院的员工提升技术能力、提升患者服务能力。这会是一件利我、利员工、利医院、利患者的多方受益的事情。

四、疑问:

1、医院内的师徒制如何设计?
2、医院内的专家路线、管理路线,岗位标准、薪酬福利如何设计?
3、医院的经验萃取课程如何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