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教育每天1000字

【教学反思】4:弟子不必不如师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102人  一切来得及

说说我们班的学生纠正老师、超越老师的事儿。

播放小视频《杂草》后,我在当天的教学日记里也复述了故事。第二天,刘子珊同学在随笔里指出,短片里次日快乐地活着的是蒲公英的孩子们,不是昨天的那棵杂草。我回头再看,承认她是对的,我看走眼了。于是,短片的主题由“励志”变成了“母爱”。

在班里讲到这件事时,事情又起了变化,同学们认为不是蒲公英而是向日葵。

厉害了,同学们!

又一天早读,我给同学们朗读了“保尔偷枪记”,我当时把书名说成了《童年》,并在当天的教学日记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了高尔基的《童年》里的一个片段,保尔偷枪和小兵张嘎夺枪的故事类似……

第二天,我读到了王宗和同学的随笔《假如我变成了彭老师》,里面写到了“夺枪”的事,并质疑: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吗?我恍然大悟,自己昨天的文章出现了重大BUG,他是在用巧妙的方式暗示我呢!

好样的,心细如发,智商与情商并高!

讲解多音字,我郑重其事地提醒同学们:“分泌”的“泌”有俩音,一个读mi,另一个在国名“泌鲁”中读bi……

这时,杨吾开同学举手,我示意他说话。他站起来,手里举着字典说:“老师,国家‘秘鲁的bi’不是这个‘泌’。”

我想了一会,擦去了“泌”的bi音,顺口说那它就不是多音字。我当时只想到我把“秘”和“泌”搞搅了。后来想到,“不是多音字”其实也说错了,“泌”的确是多音字。

还是感谢杨吾开同学当堂纠正我的错误!

他把“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用得极其自然。

像上面这样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班很普遍。大家不光纠正我的错误,对班主任刘老师也没放过。比如上学期,李奥燃同学就曾经反对刘老师“那1%的灵感不重要”的说法。还有很多同学纠正刘老师的普通话读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