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笔记
动机(行为的发起缘由)VS目标(一系列行动指向的直接目的)VS策略(实现目标和满足动机的方法)
对学生动机的理解??
动机观点:1. 行为强化理论,主要指胡萝卜加大棒
2. 需求理论
3. 马斯洛理论
4. 目标理论:学习目标只是其中一种,老师应关注更多同等重要的目标
5. 内在动机理论:想做而非需要做
6. 自我决定理论:动机来自于实施活动中体验到的乐趣和愉悦感、满足感 (自主性、胜任感、社会关系归属性)
7. 心流理论:心流高峰体验 (焦虑是阻碍心流的主要威胁)
感觉以上5.6.7.都是内在驱动,都是内在满足做为回报持续进行行为
课堂情景下的动机:除了消遣性的探索以满足好奇心外,还有付出持久努力来实现明确的课程目标。全靠内在驱动力也不太现实(四点主要原因)。
教育家眼中的动机: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不一定会觉得课程内容有趣、课堂活动愉悦,但他们都会感受到课堂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会认真对待,从中得到预期的、在充实自我和自我灌能方面的收货。
老师不仅要专注于如何才能完成课程目标或活动,更要专注课程目标或活动背后所包含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选择和自主性的机会,在给予指令和反馈时运用策略弱化对学生的控制。
内在动机(情感体验)VS学生学习动机(一般性、特定性,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不仅仅关注课堂是否有趣或令人兴奋,他更关注课堂活动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关注动机的质而非量(高动机、低动机和学业成果的关联)
学习动机是否可以理解为学习背后的意义,也就是价值观上的输入?
同一动机在不同情景下运用结果不同,情景是影响动机的一个因素。
动机=预期*价值判断
预期是指对能成功完成任务的预期以及对完成任务带来回报的预期
价值判断是指看中这些回报和参与活动机会的程度
正面或负面的预期以及价值判断对参与任务前和任务中的情感和认知体验完全不同
高预期 低预期 高价值判断 低价值判断 相互组合对课堂活动的反应策略不同,只有在两高基础上,学生才会尽力学习
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尽可能让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从活动中获得预期益处,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激发学习动机的活动比活动本身是否有趣更重要。
思考什么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活动?课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