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众号的个人品牌
连续两天给某产品画插画,这比写文章所花的时间多得多。一幅画,三个多小时画,加上准备材料,清洗,基本上是半天的功夫。当作品完成后,只有那一会的成就感。写文章也一样,只有在创作的时候才能沉浸其中, 而一旦创作结束,那份静谧而美妙的感觉也就随之消失。
当我把画分享出来时,认识了一位简书上已经出版书的朋友。当我交谈写作现实的落寞感时,并将公众号文章分享给她,她给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她的分析很实在,其实我自己也很早就发现这点。只是我仍旧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写。我一直相信越是个人的,越是大众的。我害怕迎合大众的写作,虽然我写文也希望别人来看,来点赞,但我更怕会陷在这种考量中而丢了自己。比起怕丢了自己,我也就不那么关心粉丝是否感兴趣,是否会受益,是否会产生共鸣,甚至粉丝是否会取关的问题。
由了这份任性,我做了几乎所有我感兴趣的事情。读书、写作、画画、旅游、种花、华德福、有机农业,这些方方面面只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我有对做一个全人的极大渴望,比起做某个领域的专家,我更愿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活艺术家。正如傅雷对傅聪所说:“先做人,次为艺术家。”而生活艺术家本身就在生活之中,享受着为人的美妙。
可是我也很困惑,我也希望精神追求可以与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匹配,而我需要让那些爱好有了变现的能力。可是这又是多么矛盾的事情啊,文学创作最好的状态是清除功利思想,而我又想用不带功利的文章挣到钱。
网上有许多教你写作的课程,看到某某90后用两个月时间收入上万的文章,我就直接屏蔽。文学是需要积淀的,作家写作尚且不能月入上万,你个毛孩估计写的是商业文案吧。于是对于年轻人办写作的课程一般不看,不过有一点他们是对的。他们比我这种只是在朋友圈发发文章的人,多的是有效的人脉资源,而这一点是我最不擅长的。
我很怕别人让我去看他写的某某文章,然后再点评一下,或者在某个群里狂侃一番,刷刷存在感。一般不是经典作品我是不看的,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或熟悉的人的文章我也一般不评论。这不是我孤傲,而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太有限了,而现在的信息量又实在太大了。
有一个简书上很出名的儿童文学作者,人称“蓝奶奶”的中年大叔。他说他一般不回看以前作品,而且向来不修改。这让我想到那些在简书上每日一更的人,他们拼着命努力,文字却未经修改,我又为什么要浏览那些未经审慎的文字呢?正是考虑这点,读经典与专注自己的生活才更让我弥足珍惜。
这位朋友也是一番好意,我是理解的。只有在某一领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你的其他才能才会被看到。就像小林老师,虽然书法、摄影、绘画、写文章样样厉害,但真正突显他,让大家知道他的还是他的漫画,而其他种类是关注他的人越多,才逐渐了解了其他才能。可是我在想,小林老师难道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漫画更厉害吗?并由此朝这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吗?我想不是。
那些历史上多才多艺的人,如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他先是搞音乐,但平时也写写诗,写写剧本,他真的一开始就打算专攻音乐吗?还有丰子恺,丰子恺去了日本留学学的是绘画,回来又学习翻译,写写文章,他难道也有自己很明晰的专长吗?另外谢尔希尔弗斯坦,又写童诗,又画画,还搞乡村音乐,他难道理性的认为,“嘿,谢尔,你得专注写童诗,平时把画画和音乐当爱好”。我总觉得从一开始就锁定专长的人,一定是非常有定力的人,至少我不是。
我会在某个时候,看看花草,然后咔嚓咔嚓拍下来;亦或者想到一个主题,哗啦哗啦画下来;当然在学生惹得我很生气或很感动时,刷刷刷写一通长长的文字;心情不错,就给H做一顿满汉全席。生活啊,是生活的多姿多彩赐予我各种形式的表达。如果我为了让人一下子记住我。“嘿,那姑娘是个写童话的作家。”“呵呵,我知道她画儿童插画很厉害。”“我知道她,她是一个对孩子很用心的老师”,为什么不可以让我表现在世人是个多元的样子?因为生活中的我,就是这样多元化的角色,而不是被某个专长放大的个人品牌。
她所说的个人品牌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要专注吧,专注总是好的吧。世间那些匠人匠心的产品才能延绵很久,我想你总该让人对你有个总体认识吧。我当然希望,只是更希望这个专长,是可以兼容我的方方面面的,至少可以发挥写作和绘画的能力。
我想到绘本,应该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领域。于是未来我的公众号文章,我的想法是,推出四格的绘画加一篇短小故事。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做,但我想试试。故事是很容易写完的,而图画需要慢慢酝酿。如果别人的文章,在于快,那我的目标就是求慢中完成精品。希望这样的个人品牌得偿所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