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茶故事

茶人三恨:好料没好工,好茶存坏了,好茶人不识

2019-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bf201a77ee24

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明代诗人李日华曾哀叹,世上有三件最可悲之事:有好弟子为庸师教坏;有好山好水为俗子妆点坏;有好茶为凡手焙坏。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亦有三件可恨之事:一恨好原料没有好工艺;二恨好茶存坏了;三恨好茶无人识。

茶是商品,是饮料,更是一门艺术。一杯好茶需要上好的原料、精心的制作、良好的仓储、合理的冲泡,还需要识得好茶的“慧眼”,方能绽放其最高贵的特质。

茶有优劣高下之分,正如绘画有高下之别,且总是下者居多一样。要得一壶绝味好茶,并没有可依样画葫芦的秘方,并无定法可循。每一种茶的制备与冲泡皆独一无二,各自有不同的制作工艺需要看茶做茶、看天做茶,冲泡的水量、水温亦有着不同的契合度,各自都拥有独特的叙事风格。而真正的美,就蕴藏其中。需要我们用心的感受并发掘。

日本的茶道大师千利修有诗云:规则需要严守,虽有破有离,但不可忘本。这首诗就是在说明学习时的三个成长阶段“守、破、离”。守即守型,初学者从型开始;破即破型,视情况随机应变;离即离型,继往开来展现自我风格。

这三个境界,一阶高过一阶,不是没有基础可任意跳级而为的。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茶只是商品,无关理想。持续的不断的苦难早已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变得更现实了。他们肆意跳过基础,一心想着创新与暴富。他们手上的那盏茶依旧醇香醉人,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茶盏之中却再也寻觅不到唐宋茶道的浪漫之情了。

诚然有恨,亦不妨害我们坐下来轻啜一口茶,午后的阳光照亮竹林;欢快的泉水汩汩流淌;飒飒的松涛之声伴着茶壶的咕噜咕噜声。就让我们沉浸在这转瞬即逝的美景之中,流连于万物的凡俗之美里,沉醉到一盏清静平和的茶汤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