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守候_96b3

      因为一时翻错书页,这一章我是在读了第11章之后倒着看的,好像没有联系,又好像有联系,努力让自己回顾,以便更好地吸收,收获如下:

      一、  灌输    揭示   

      要让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围绕一系列明确的学习体验来设计,尽量避免知识的灌输。教师要明白,当我们“灌输”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同一水平上对待所有的知识,即知识是用来回忆的或口头传授的材料。相反,提供可以说明问题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弄清体验意义的概念框架,学习者会感觉到理解起来更容易。比如说,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和事实时,对学生来说地球是圆的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尽管你可以给他下定义,可以拿出地球仪让他观察,但他日常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圆”的存在。要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灌输就没有什么价值。你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海上远去的船只船体消失的时候还可以观察到桅杆、在月食的时候看到地球的阴影形状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建构对“地球是圆的”认识。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成。

      二、设计

    教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更好地促成迁移,让真实而有深度的学习更好的发生。设计以目标为导向,遵循逆向设计原则。    为什么要逆向设计?为了更高效、更好地抵达目标。如果漫无目的游荡,我们便不需要如此。我们是为了学习。    先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呼呼啦啦如舞台剧般精彩绝伦、好不热闹,课后却如同看了一场夺人眼球的视觉盛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思考的东西;又或者教师深入浅出眉飞色舞的自顾自传达自我的真谛,学生们的思绪却跑到了九霄云外。它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引导性的智力目标,或没有清晰的优先次序来架构学习验。 

      逆向设计是在反思固有教学模式不足的前提下,对按部就班教学方式的扭转与再造。这个转变是指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目的是逆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我们不仅要促成学习,还要让此学习的发生对我们可见,让学生用表现展示自己理解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