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美文集结地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见柯无名

一贯常吃的是鲈鱼。

在所有的讨厌鱼刺的不吃鱼理由中,鲈鱼是一个例外。

清蒸鲈鱼就很好。

鲜活的鲈鱼。先拍晕,抠出鱼鳃。肚子横剖一刀,掏出内脏,鱼鳔和鱼蛋可以留出来。菜刀换个方向,把鱼鳞刮去,最后清水冲洗冲洗。

处理好的鲈鱼,打上花刀。切姜片布在鱼身上,淋几滴油。上锅蒸,定时四分钟即可。

用筷子从鱼身最厚的地方插入,若能顺利插入到底而感觉到鱼肉的松软,那就是熟了。出锅的时候,要记得将鱼盘子里的蒸汽化下来的汁水倒掉。

切葱花,芫荽,撒在鱼身上。再衡量着口味倒一些蚝油和酱油。

换一只炒锅,烧热油,滚烫地滋啦一声浇上去。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步。葱花刚切出来是清新地,蚝油倒出来,是冷冰冰的咸味,只有热油,哗啦一下倒上去,把飘忽的气味全都拢聚在一起。

再一看鱼盘子,肉是白的,葱是绿的,酱是黑的,还是颜色分明,简单,却有滋味。

鲈鱼是适合清蒸来享用滑嫩的肉质的。再说到做个有滋味的,做个红烧吧,红烧罗非鱼。

罗非鱼的身子瘦,有很长的鱼鳍,在锅里被热油折腾地死去活来的时候,是鱼鳍先缴的械。被热油煎过的鱼鳍脆脆地,鱼身上也结了一层焦焦的脆壳,淋上红烧酱汁,这时候鱼腹一大块取下来,是最好吃的。

罗非鱼不在家的时候,可以用鲤鱼代替。

但是鲤鱼小刺又更多了。无论是背部,还是规律地布满长刺的鱼腹,都夹杂着分叉的小刺。而且大多数鲤鱼比罗非鱼的身子圆一些,肉相对也更厚一些。

要是不吃鱼肉,用来煮鱼汤也可以。甭管是鲫鱼还是鲤鱼鲮鱼,用来煮汤之前,先用油锅煎上一煎,再加水入汤锅熬煮,这样汤水就是常见的奶白奶白。切两片姜,出锅前放枸杞红枣,味道就很鲜美了。

再另提一种草鱼。

我一直很喜欢草鱼匀称修长的身子。没有罗非鱼那样夸张的鱼鳍,也没有鲈鱼那样突起的额头,嘴唇也不像鲤鱼一般肥厚。草鱼可以长得很大,身子是近乎圆润的,从头到尾巴,收束出很好看的曲线。

可惜我很少吃到草鱼,因为它的肉质一般,小刺也是多的,难以上得餐桌与别鱼争锋。

而有一种下火锅的鱼肉,切成了薄片,简单地汆烫之后香脆爽口,绝对没有小刺中途拦驾行刺,十分地讨人喜欢。

这种鱼肉叫做脆皖,也是草鱼。在草鱼还小的时候,专门给它喂食豆类,让草鱼肉积累出厚厚的蛋白质,可以长得三四十公分长,这时候的鱼肉,肉质紧密,下锅以后,甚觉脆爽。

大概不爱吃鱼都是小孩子的通病。原因是因为讨厌而烦人的鱼刺。而对于厨房站在灶台前的那个人来说,鱼是一道关心,一道慰问,一道盼望,一道舐犊情深。

懂事了,夹几筷子鱼,喝两碗汤,赞一句美味,这条进过蒸锅或者炒锅的鱼就十分开心了。

当然,将这条鱼放下锅的人更开心。

最后,记得洗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