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连载《牧牛娃的军政生涯》之五热爱武装(上)
小编按:本文根据父亲王子庶自述,儿子沙舟修编,记述了父亲从农家牧牛娃到共和国卫士和建设者的人生轨迹。读之如沐春风,耳目一新。在仓廪实、衣食足的今天,窥一斑而知礼节、知荣辱、知兴替。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59654/9eb0c9391ce630e9.jpg)
六十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紧张,部队加紧战备。但干部严重不足,于是就从地方干部中选拨了一批人员充实部队,当时叫“调干入伍”。
伊克昭盟共筛选了四十人,其中伊旗四人,我在红海子人民公社文书岗位上又一次被选中,于61年的2月份我们集体在伊克昭军分区入了伍,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这个穷小子。
那个年代,入伍当兵是光宗耀祖无上荣光的一件事情,我兴奋得几天都合不上眼。虽然当兵有风险,但我心想即使为国捐躯也死而无憾。当然也有害怕的人,在我们入伍的四十人当中,个别人要求复员回家。
我满怀信心壮志凌云,不料体检时却出了一个大问题,我1.5的视力,体检表上却显示0.2。要知道,这个视力是肯定当不了兵的,一瓢凉水浇灭了我的满腔热忱。
我怎么都不相信这个结果,勇敢地向征兵人员提出质疑,后经武装部调查,我的体检医生才改口说笔误,错把1.2填为0.2。
如果武装部敷衍塞责,不负责任,我可能就遭人暗算,前程暗淡,这辈子与军人失之交臂。
后来我才知道,暗算我的人曾因吃饭问题对我意见很大,籍此脊骨眼上实施打击报复。
因为我在乡政府任文书期间,曾因食堂吃饭人多,让医院的人另起炉灶,引起了个别医生的不满。
驻教导队学习一年。教导队是步校性质的简短教学单位,在师一级都设有建制,是专门培训部队干部的机构。我们都是新兵,被全部安排驻教导队学习。前半年为政治和军事理论学习,后半年下放连队体验生活。这一年比较艰苦,主要有两点:
一是行军。“是兵不是兵,身背六十斤。”这是连队的一句行话。果真如此,每次行军每人身负一支步枪,一百余发子弹,四个手榴弹,二斤重的水壶,三斤重的干粮袋,一个背包,一张小锹,再给机枪背二百发子弹,还要轮流扛机枪。
俗话说,路长不捎书。而战士们身负几十斤,每天急行军几十公里,可想而知,没有一定的耐力和吃苦精神是难以胜任的。
初次行军,连首长考虑新入伍的干部较多,行军里程只定了六十公里,目的地是东胜到达拉特旗的展旦召。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一路走一路唱。
走到下午时,我的两根肋骨被背包带勒得痛苦不堪,但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实在坚持不住时,就用两个拇指顶着,宿营时气喘吁吁,脸色苍白。
宿营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岗哨,我想我是新兵,一定要表现得积极主动一点。因此,不顾劳累和疼痛,还挣扎着要上岗,我的战友王子珍看我疼痛难忍,将我喊住。
二是野外战术训练。进攻目标距我们一里多,根据不同地形,可采取不同的进攻手段,即人们常说的“摸爬滚打”。
到达攻击目标时,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水壶等物品全都滚落到了胸前,比重体力劳动还要累。这种超强度的训练,每人每天二斤粮食还填不饱肚子。
虽然是艰苦的付出,但收获颇丰,对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即“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部队提倡的“一点、两面、三三制”等战术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官兵之间增进了情感,觉得战士们才是伟大的人,有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哪里有险就到哪里去,那种无私无畏的革命奉献精神,他们是应该受到尊敬的人。我想将来做了军官一定要爱兵如子。
热爱武装工作。61年我们从教导队毕业,年底分配工作。在盟级机关选拨的,大部分留在了军分区机关,从旗县来的基本上都分到了旗县武装部。我自然被分配到伊金霍洛旗。
旗县武装部是团级建制,参谋、助理相当于连级军官职务。我被分配到民兵科当助理,主要任务是征兵和民兵的组建、训练以及战时转入组建部队等项工作。
头两年我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公社、大队,采取“劳武结合”的办法训练民兵。因工作成绩突出,62年荣立三等功一次,连年受到口头表扬。
我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认可,后来下乡就少了,把我留在机关搞日常,兼任会计、管理员、军械员、秘书等四五个人的工作。70年被提拨为民兵科副科长。
领导对我的器重,是我工作的巨大动力,好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由我办,因此,事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
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革命,风起云涌,群众分为两派,打打闹闹。及至文g中期,政f基本陷入瘫痪状态。中y指示,对地方实施全面军管。于是武装部出面,组建了生产指挥部,部长任总指挥,我任秘书组组长,工作人员大都是挑选地方有经验、有能力的好同志,生产很快有了起色。
但不足一年的时间,认为军管以生产压了革命,生产指挥部成了黑班子,自然解散。
文g的形势愈演愈烈,依据上级的指示,后武装部又军管了公(公安局)、检(检察院)、法(法院)三机关,我又被指派为军管组成员。
深挖“内人d”是内蒙古在文g期间出现的肃反运&动,伤及无辜无数。地方大批领导被打成“内人d”分子。
部队机关也不是一块净土,武装部的政委、部长、科长都拿回军分区审查,在严刑逼供之下,我们的义德仁政委被屈打成招,为所谓的“内人d”分子,还供出他发展了王子珍和我两个人。
本来属于子虚乌有的事情,基于良心发现,义政委不断招供,也在不断翻供,难以定性。
一次,盟公安处召开深挖“内人d”会议,部里派我去参加,结果中途被退了回来,我被怀疑上了。可能由于义政委的不断翻供,我居然没有挨整。
到了文g中期,两派群众对立越来越严重,武装部也受到了冲击。一次,造反派纠集了一大批人造武装部的反,我们全体列队站在武器库门口,名为欢迎,实为保护武器库的安全,被他们识破后提了很多意见。
军队不介入地方文g,是中y的指示,部队虽然没有公开亮相站队,但实际是倾向于保守派。一天,军分区把伊旗武装部的领导叫回去,要武装部转向,支持造反派。
在上面的高压政策之下,领导接受了这一指令,回部后立即召开全体大会,研究讨论转向问题。
我发言时过于激动。这一激动不要紧,问题接踵而来。分区知道后认为王子庶有问题,起码是转不过弯来,这成了我进驻柴沟堡学习班的原因之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