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割舍不掉的美食
LB.16 陈小妹 2017.12.8
奔波了这么多年,85后的我也总算安定下来了,有儿子,有女儿,有离家很近的工作,有爱我的老公。越来越有“生活终于是我的了”的感觉,越是这样的安定,就越想拥有一样东西——美食!
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爱上烘焙,觉得那好麻烦的,我没那份耐心,但如今我已经游刃有余了,孩子们爱吃我做的零食,这比什么都有动力,我还要不断的研究尝试,不断丰富我的烘焙菜单。
但今天我想写的, 不是烘焙,而是我记忆深处的舌尖记忆。
那是小时候妈妈带给我的。
相关资料都说,人的味蕾大部分是在童年时期形成,挥之不去,我想每一个人的记忆里都绝对会有属于妈妈的那一道美食。在我们老家那个地方,尤其是农村,因为食材有限,勤劳的家庭主妇们都擅长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着家里的菜肴。因为经济原因,只要不是特殊原因,一般情况每户人家的荤菜,都来自自家的年猪,吃一年(鸡鸭鱼除外,但都很少),不会去市场肉摊割新鲜猪肉,又因为没有冰箱,每年杀了年猪,除了做腊肉以外,妈妈们也想尽量留住一些新鲜肉的味道,以便在这一年中随时享用,于是就有了“酸杂(当地读音三声)肉”,其实就是利用泡菜坛子保存新鲜猪肉,但这猪肉的制作过程可不是一般了。大概制作过程就是,将猪肉切块,然后和着盐,姜末碎,黄豆面,一定比例的糯米面大米面(黄豆和米都要提前炒干炒香),花椒面,或讲究的人家再加一些香料粉,码好至入味(其实就像是做粉蒸肉的过程),然后再将码好的肉放进干燥无油的泡菜坛子里,这时候选的泡菜坛子,一定是烧制得相当好的,这样才不至于让肉坏掉,毕竟要保存很久很久。也可以变通一下,将肉换成大肠或小肠或猪肚,如果喜欢辣味的,也可以加一些辣椒粉。几乎每一户农家都有这样一个装酸杂肉的泡菜坛子,因为,它不仅丰富了肉食的种类,吃的时候还特别方便。农忙时节,这道菜几乎就是顶梁柱了。柴锅,土豆或红苕或四季豆垫底,上面铺上前一顿电饭锅里的剩饭,或者刚刚涝过水的半熟米粒,最上面的锅边再铺上酸杂肉,柴火慢慢的烹,待锅底的水快干的时候,取出柴禾,剩下的火石再发挥一下余温,让土豆变出一层锅巴。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简直是说不出来的享受,来自饭香,夹杂着垫底的土豆锅巴香,还有酸酸的酸杂肉的香,弥漫着整个空气,顿时让人食欲大开,垂涎欲滴。
这就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小时候的美食,那个脸上带着黑烟灰,手捧一碗“杂烩饭”,吃得满脸幸福的小女孩的样子,此刻又印在我的脑海,眼角不禁渗出了眼泪,那不仅是美食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更是童年快乐的味道。后来我走出农村在外地求学,然后又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回一趟妈妈家都好不容易,况且每次一到家,妈妈都精心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好多年都没吃上杂烩饭了,但在内心深处,那碗饭却一直记忆犹新。
我的孩子们更是没尝过妈妈小时候的美食,真想下次回妈妈家,就让他们也尝尝。不仅这样,我还要学会做,做给自己吃,做给孩子吃,做给爱人吃,把妈妈的味道,把小时候的味道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