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原来古人早玩转了侧颜杀
亲们,这次我要带你们脚踏两条船 !
来一场 清新的粉彩约会
再来场激情的浪漫碰撞
先不多说,惊艳一下养养眼?
拿樱桃的小女孩 约翰罗素John Russell这幅的眼睛亮了! 治愈系微笑。来,抱抱! 小女孩的头发光泽柔软,皮肤吹弹可破。
卢浮宫粉彩画展
画中的你
踏过了千载春秋
历史已沧海桑田
你却依然 静逸地
微笑 眼如秋湖
面对如此绝色侧颜,文青一把。诗歌配佳人。
这些是卢浮宫正在展出的17和18世纪的粉彩画,展览共呈现一百多幅肖像佳作,从2018年6月7日至9月10日。
玲波建议: 亲们可先观赏粉彩画展,如品位清爽的前菜。再看同在卢浮宫的德拉克罗瓦展(7月23日即将结束),享受超级视觉大餐。
关于侧颜
刚入场时,我立刻被一排王室贵族的男性肖像给雷到: 比较夸张的外饰,某些神同步的POSE,清一色的侧颜杀……
这是演哪出舞台剧吧?
我更喜欢看美女,所以掠过。想必咱们的口味差不多!
为什么绘画作品中有这么多的侧颜,简单地解释: 因为欧洲人的脸部轮廓较深,微侧如四分之三侧面是极佳角度,可同时展示人物正侧“两面”的基本特征,还能使构图更有立体感和艺术表现力。
并且,人物的眼神留有余白,看上去会更显神采。
但有些人的侧颜就不见得好,比如上面就是反面教材。
世上最伟大的魔法师格格巫先生哎呀,别介,我们也喜欢丑萌丑萌的。而且实际证明,世上最伟大的魔法师格格巫先生的正面形象还是不错的。感谢您的出场 !
我们赶快来看一位美女
镇定下偶们的小心脏……
比如这幅: 精致坚挺的鼻子,优美的下巴,形成一条美之弧线。
没有直视的目光,是否也更有了让你注视的欲望?
展览里的作品大都色彩明亮,人物鲜活,具备“清新”“柔和”的通性,是粉彩画特有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精湛的才艺。
粉彩画简述
粉彩画Pastel是用干彩色粉笔所绘的创作。无需水或油作中介体。它既有油画的色彩质感,又有水彩画的轻盈灵动,但比两者要便捷。
喜欢画画但比较小白的某些亲们,可以先从粉彩习作开始。
因为,即使你画得很烂,色彩一丰富,也会有人点赞你抽象得有调调。
但真要学有所成,没十年功夫怎么行。我们来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艺术家。下面这幅,初看是不是很像油画?
近距离观赏,发现是幅逼真油画的粉彩。
修女,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此画由十八世纪著名的粉彩大师,康坦·德·拉图尔所绘。题材“修女”的画面颜色朴实,更彰显了艺术家的技艺。
仔细观察白丝绸和黑薄纱的表现手法,是否精湛?
美人的肌肤如瓷,可见粉彩画的细腻表现。
再看眼睛,你应该也陷入于她清澈温柔的凝望中……
没学会走路就马上开始跑,越不过万水千山。也得不到这样的美人心。
她的心,我们看不见,但她的眼睛,说明了一切。
粉彩作品虽美,但也很脆弱。
粉彩画用粉笔棒绘制(或与石膏混合的矿物,有机或植物颜料,并通过粘胶固化)。十五世纪末起,意大利和法国使用该技术。
到了十七世纪,粉彩画的实践和技法逐渐成熟,材料也更加具全并色彩多样化。而且粉彩画确立了独立画种的地位,迅速传遍欧洲,在十八世纪达到盛世。
贵族艺术
因为细腻、贵气、优雅的风格,粉彩画也曾被称为“贵族艺术”。另个原因是,在十七十八世纪,此类画的消费者基本都是贵族阶级。
谁不想有张自己美嗒嗒的肖像画呢?!
波蓉侯爵夫人 科贝尔创作流口水了?
我们虽不姓贵,但处在幸运的年代有许多物质条件。至少可以自拍美颜。
新一代VIVO的那几句台词怎么说?
但以前的人没有手机,就成了艺术家的粉丝。
亲爱的大师,给画幅肖像吧,美一些。钱不是问题!
您已经这么美了,我只是从侧颜的角度,更真实地展现您的风采!
啊,不但我的肖像,还有我的三姑六婆们都要,我们都是您的粉丝!
受益于十七世纪贵族对粉彩画的支持或者说赶时髦,促进了这种艺术的发展。十八世纪是粉彩画的盛世,特别在法国。据说,1780年时巴黎就聚集了两千多名粉彩画家,可见此绘画当时的繁荣景象。
众多艺术大师挥笔登场,他们的肖像画代表作品就在展览中呈现: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佩罗诺、夏尔丹、布歇、路易·维杰、勒努瓦……
谁说女子不如男?还有一些优秀的女性粉彩画家如:卡丽埃拉、阿戴莱依德、玛丽·苏珊、维洁·勒布伦等……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作品。
康坦·德·拉图尔的粉彩画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油画。下面这幅他所创作的粉彩画: 蓬帕杜夫人,是卢浮宫的重点宝藏之一。
蓬帕杜夫人 康坦·德·拉图尔 1752-1755年你如果去卢浮宫,千万别错过上面这幅画。现场近观的感觉和画册上的图片,气场是不一样的。
下面再欣赏几张美画
抱着猫的于凯尔小姐 佩罗诺 1749年 手持花篮年的少女 布歇 夏尔丹自画像 1755年©RMN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怎么画风突变?
镇静下,继续......
阿波罗厅的女神 卡丽埃拉 1721年 © RMN-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夏洛特 蒙特松侯爵夫人 维洁·勒布伦 1779年粉彩画展后语
我在讲解古典艺术时,经常会提到“君权”“神权”“贵族”,因为十九世纪之前,艺术通常是权势的隶属。
没有摄影的年代,只有艺术家能够将现实或想像中的人事作以表现。那么,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费用来自哪里?源于教堂或某工程的定制,贵族的私人需求等。相对于贵族的平民,在追求温饱的时代,会为艺术买单吗?
法国大革命后粉彩画消沉了一段时间,因为革命推翻了贵族阶级,粉彩画则失去它的主要顾主……
十九世纪中期,粉彩画逐渐复苏。特别是后来印象派的兴起,艺术家们喜欢用变幻的光色和动感来呈现自然和人物之美,于是既清新灵动又有色彩质感的粉彩画,重新闪耀于历史的舞台。比如德加、马奈、卡萨特、莫奈、雷诺阿等大师都留下过很多经典的粉彩画作。
由于展览只限于呈现十七十八世纪的作品,所以玲波就此与亲们告别。下场展览再见 ! 下次的展览介绍是巴黎正在举行的德拉克罗瓦展。
昔日的风华消逝
富贵也都散尽
几百年后的我们
凝望的是 清澈的眼睛
你们不知 历史早已流转
犹如曾经的微笑
属于过去的一抹时光
幸好艺术的传奇
依然 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