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父母—之一
2022-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青瑶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我跟哥哥从小被放在贵州的大山里,跟着长年患病的爷爷和奶奶长大,“留守儿童”成了我们的代名词。
爸爸妈妈总是四五年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住五六天就走,这个“家”仿佛是他们匆忙路途中一家暂住的脚店,其实他们回来也很少在家里住,因为他们忙着出去会友,走亲戚,打麻将……
贵州的冬天向来是冰冷的,但是有一年爸爸回家了,大家都很开心。早晨我起床的时候,依旧看见奶奶在烧炉子,她的脸在柴火的青烟里让我有点看不清,爸爸在门口站在,依靠在那扇跟他差不多高的木门️上,一脸的不耐烦,奶奶说“我只是叫你买点煤放在家里,你不为我们两个老的想,你也要为你的两个孩子想想啊,大人可以不烤火,小孩不行啊”,说完这话奶奶背过身去,用被烟熏得黢黑的手背擦了擦眼睛。
下午,爸爸说叫我给他去小卖部一趟,我以为他要给我买糖,高兴到起飞。到了小卖部以后,他对老板说“哥,帮我称200斤煤”,
老板笑嘻嘻的说“老弟啊,你这好几年都不回来一次,买就买多点嘛”,
爸爸说“买那么多干嘛,我就待几天,要不是这两天确实冷,我都不想买”
“你待几天倒是走了,那你爹妈和小孩不晓得冷啊?”,老板撇了他一眼说道。
后来,爸爸还是只买了200斤煤,他果然也只待了两三天便走了,但是买煤的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寨子,奶奶知道的那天,我跟哥哥一左一右的挨着奶奶,奶奶坐在灶头前面默默的烧着山上挖回来的树桩疙瘩,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