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治学,步调慢一点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身后有一堆事情等着要去做,原本欢乐平静的心情,瞬间就当到谷底。尤其是,那些待办事项还十分的难缠,心情就变得更加的烦躁,没有耐性,恨不得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能有分身术技能?
做事,治学,步调慢一点儿!最近,好几家客户的机器相继出现了故障,都返回公司来维修。因还在保修期内,工程师与外商联系保修事宜,对方要求我们必须把机器寄回原厂地检修。刚一两台机器出现问题时,我还能有条不絮的做好返厂的准备工作。可是随着问题机器越来越多,而每家返厂所要求的事项各不相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越来越繁琐。
原本平和镇定的心态,慢慢的开始出现了裂痕,心情随着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淡定和暴躁了。尤其是,越来越接近我的假期,那些还未处理完的事情,就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在我的心口。这样的精神状态,直接导致我睡眠质量的直线下降,连睡觉都梦见自己奔命于处理这些事情。
有天,我无意中读到了一篇关于精神焦虑的文章。读完后,我忽然之间想明白了一些道理。千里之路,也是依靠我们一步步的走出来的,而不是在未学会走时,就想着极速奔跑;事情总是要一件件的去做,才能越做越熟练,越做越少;肚子再饿,饭也要一口口的吃,才能不伤害肠胃,才能填饱肚子。任何着急焦虑的情绪,和追求速度的态度,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地步。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总是没有一份耐性,一味的追求速度和结果,不能静下心来,慢慢的一步步前行,精细的去打磨。绝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时,都希望能快速的得到回馈。如果不能,就不愿意在其多花一分心思,往往他们还有一个绝佳的理由,说不想浪费时间在没有成果的事情上。我想,如果有哪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速成的成功器具,我相信一定会成为最热销的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有关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有天夜里,曾国藩在书房背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可是结果他背了三四个小时,愣是没有把它背下来。而躲在房梁上的小偷,却一字不漏的把这篇文章背下来了,并对曾国藩说:“就你这脑袋瓜,这么笨,还读什么书,考什么功名啊!”小偷说完这话,就扬长而去,徒留曾国藩在原地目瞪口呆。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就是这么的笨,连续考了6次,才在23岁那年考中了秀才。
为何如此笨的曾国藩,最后却成为晚清时代的名臣呢?以及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呢?而且还是湘军创立者,以及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等大家集一身呢?他的成功与他令人生畏的勤奋、恒心、耐力,有非常不可分割的关系。他对治学下的是苦功夫,用得是笨方法,经常背诵文章,一遍不成就十遍,十遍不成就百遍;如果今天搞不懂,那么就明天接着研究;从不求速度,不取巧,不走捷径;他读书只求日积月累,日益精进,用的是愚公移山的恒心和毅力。
与曾国藩一对比,我们一味求速度,求结果的心态,不能静心治学做事的态度,就显得十分尴尬了。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往往求速成的人,并不能成为某一行业的佼佼者,反而是那些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的人,更是笑到最后的赢家。想要做好一件事,只有极少数的人依靠的是先天的天赋,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依靠的都是后天的努力,和不断死磕的恒心与毅力。
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有时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更是出奇制胜的法门,求快反而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