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互相理解,只缘“心”在此山中
某天回到家,两娃撇下爸妈,各自找一好友躲在自己房子里玩。老公拿着水壶、铲子在阳台上忙碌着。我难得惬意地拿了本书窝在沙发上。
时间还早,太阳燃烧着最后的热烈,橘黄色的光线笼罩着阳台,晕染出暖洋洋的氛围。
老公给每一个盆栽浇好水,把攀爬的藤蔓稍微整理一下,又给鹦鹉喂食、换水,然后把掉在阳台上的泥土、枯叶和羽毛清扫干净。一串活做下来,熟练利落,如行云流水。
都说认真做事的男人最帅。更何况还有暖黄的阳光,蓬勃的绿植和活泼的鹦鹉作为背景衬托呢!
我正对着他的侧影发着花痴,老公突然转向面对我,说:“你们只管买,不管养。可是你知不知道,养才是最费心的!从挖土,到种植,然后每天浇水,鹦鹉喂食、换水、清洗笼子都是我来做。虽然我也很喜欢做这些,但我更喜欢阳台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
“可是我就是喜欢看阳台郁郁葱葱,不喜欢动手种植呀!”我顺口就回了句。然后猛然又僵住,对老公喊到:“你等等,你说的这个场景好熟悉,让我想想。”
犹如暗无边际的黑夜中升起一轮旭日,顿时整个天地一片明亮。
这不就是我曾经为之伤心抱怨,无数的妈妈们正在为之伤心抱怨,将来必定还有很多妈妈为之伤心抱怨的吗?养育孩子呀!多少男人只管生不管养,多少隐性单亲妈妈不得不一肩挑起孩子的养育,从吃喝拉撒到品格习惯到情绪心理,一日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365天从来不敢翘班。
我把这个“发现”跟老公分享,老公顿住,半响没动,然后感叹:是呀,真的一样。以前从不觉得女人带孩子有什么好烦的,现在想来,日复一日,也不容易。
男人之所以不能理解女人日复一日带孩子操持家务的辛苦,皆因他没有长久地进入“带孩子”和“做家务”这座山中去深入了解,他们大多数时候要么身处“工作”和“应酬”的山中,要么身处“玩乐”和“休息”的山中。
男人和女人,因为各自处于不同的“山”中,很难得进入对方的“山”中,原本因为思维方式、做事习惯、关注领域等不同而造成的没有对错好坏的差异,却被冠上感情和道德的大帽子,引发许多家庭矛盾。
2
夫妻之间这种“以己度人”的不理解,在亲子关系中也屡见不鲜。
a妈妈曾因“孩子学习态度不好”来向我咨询“如何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原来,她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总是很多错误,最简单的10以内数字的加减也会做错。她观察发现,孩子做数学作业时总是做一会儿就开始“搞小动作”。
我问她,有没有想过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有可能是孩子没有理解?a妈妈还没有听完我的话就直摇头,很肯定地说:“不可能!那么简单的题怎么可能不理解,5加4,是个人都知道等于9呀,都不用思考!他就是态度不好,不认真做,想去玩,粗心大意。”
随后,我还了解到,孩子是没到6周岁就提前去学了,语文还可以,数学就总是跟不上。父母更焦虑,为了“让孩子记住教训、端正态度”,凡是做错的题要改正后重新抄写10遍。孩子每天除了做作业、更正、抄写,几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
我跟a妈妈分析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及个别差异,孩子的学习方式差异,又引导她回忆她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有大人觉得稀松平常她却难以理解的事。a妈妈才恍然想起,自己儿子还只是个6岁的孩子,对于“5+4=9”不是天生就懂,而每天罚抄作业导致没有时间去户外活动对于6岁的男孩来说又有多痛苦!
大人常常觉得孩子“无理取闹”,“这么大了还……”,可我们也只是以我们自己身处的这座“山”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而已,我们又何尝真正进入孩子所在的“山”去看看?
我们不能互相理解,只缘“心”在此山中3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仅先天禀赋气质让我们千差万别,更有后天环境教养经历不断地雕琢塑造出千姿百态。
那么,是不是注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去理解他人,也不可能被他人理解?
事实并非如此。
只要我们不固守在自己的“山”中,愿意走出来,去看看别人那座“山”,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人。
有次我约了一个朋友b去朋友c的店里喝茶谈事情,和b聊得正投入,c来了,她可能想作为主人过来打个招呼,而我觉得正谈到关键处不想被打断,于是冲c微笑示意“不需要管我们,她忙她的就好。”
到中午三个人一起去吃饭,我拿好包等c,她先去洗手间整理、擦防晒,出来又仔细检查包里的钥匙、钱包、遮阳伞、墨镜,然后穿好防晒衣,足足半个小时才出门。
吃饭时,b问我:“上午的时候,c都微笑着走过来了,我以为你至少先给我们介绍认识,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没想到你连招呼都不打,你朋友也没有生气。刚才出来吃饭,c那么磨叽,你竟然连一句催促都没有,就安静等着。看起来你们性格完全不一样,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我和c相视一笑,然后细细跟b解释一翻。
我知道按照通常的人际交往技巧,c走过来的时候,我作为两边的朋友该站起来给双方介绍。可是,我就是对“人际关系”不太敏感的人,我的思维方式就是:并不认为这件事必须立刻去做(我们谈完再介绍也可以,吃饭时也可以介绍),也不认为介绍她们认识比我们谈的事更重要,在关键时刻中断谈话会让我很难受。
c非常了解作为“人际小白”的我,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与尊不尊重她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她看懂了我的暗示,也不会介意我的“不礼貌”。
而我也很清楚,c是个非常注重细节和完美的人,每次不把自己弄得妥妥贴贴就不会出门。这只是她的行事方式,我不会上升到“时间观念”、“价值观”的高度去评判。所以我也能安心等待。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
我和c都愿意走出自己身处的“山”,进入对方身处的那座“山”看看,因此,我们不会拿自己这座山的标准去衡量对方,也就少了很多评判以及评判带来的情绪。
一般来说,事情本身不会带来伤害,对事情的解读才会引发伤心、失望等感受,从而带来伤害。
如果我们只能从自己所处的“山”出发,去解读一个个与我们处于不同“山”中的千差万别的人,一定会产生许多不符合我们标准、期望和接纳度的人和事,于是会伤心、失望、生气、愤怒。可是对方并不知道,因为从他那座“山”的角度来衡量,一切都合情合理。
矛盾就此产生。
4
有一次与几个妈妈一起分享育儿那些事,一个妈妈告诉我,她大女儿曾冲她大喊“你都不懂我,还说什么爱我!”
我想,这句话不仅是很多孩子心里的呐喊,也说出了许多大人的心声。
我们的惯性思维是,我为你好=我爱你,而且,我觉得有多爱你=你接受到多少爱。
可是很少有人会去看这个背后隐藏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对方想要的“好”以及达成“好”的方式方法途径是什么?“为你好”是以谁的标准来衡量?爱的表达方式刚好是对方能接受到的吗?
我喜欢吃香蕉,而你辛辛苦苦给我弄来一车苹果,因为你觉得苹果是最好吃的水果。
于是我只能忍着饿,看着你高高兴兴的吃一个又一个苹果。
我能感受到爱吗?不能。
了解是爱的基础,而爱是深深的理解。
我们固守着自己那座“山”而发出的所有“为你好”的关心,都只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心理需求,要么是享受“表达关心”的过程,要么是实现控制,要么是体现了优越感。
只有当我们走出自己的那座“山”,才有可能看见对方,知其所思、所喜、所需,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是他们能感受到的“为你好”。
要学会如何爱人,多出来溜达溜达,多去别人的“山”中坐一坐,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