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关系中的人格
自我认同、人格稳定,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它是从个体视角而言的,把一个人看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
这很符合我们的常识,但不能解释我们生活中全部的现象。比如,一个人可能在工作单位脾气很好,对老板毕恭毕敬,回到家就很情绪化,对家人大吼大叫。请问,他的脾气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对于这类问题,还有另外一个研究思路,“关系中的人格”。它不再指向单一的人,而是把个体放在不同的关系中。
比如一位女性,我们会去观察“作为母亲的她”“跟闺蜜在一起的她”“职场中身为主管的她”,以及“听演唱会时如痴如醉的她”。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她们的表现可以大相径庭。
“关系中的人格”这个说法,其实是来自社会心理学对人格心理学的挑战,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他在1934年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是从个体的角度理解人格,而米德提出,自我意识都是在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不存在独立于“社会关系”的人格。
你可以想到,这个说法在当时比较小众,没有受到太多重视。毕竟,那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年代,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关注社会。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重新回到主流学界的视野。
今天,我们就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如何理解这种关系中的人格。
1、主动稳定的限制
首先,关系中的人格,仍然受到主动稳定的限制。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他在特定的一段关系里仍然会有稳定的表现。就算他想有所改变,那段关系也会把他“拽”回原来的样子。
这方面,你在过年回家时一定深有体会。不管你在大城市学会了多少新名词和新潮的生活做派,在老家亲戚面前,你仍然是他们眼中的黑妞、二蛋,你也只好操起一口流利的乡音,以他们熟悉的方式陪他们聊起家长里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受到他人期待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大。举一个例子,你去别人家做客,主人请你吃苹果,你说我不饿,但是主人很热情,把苹果递到你手里,说你千万别客气,甚至一边就把苹果削好了……你最后还是会接过来,勉强吃也要吃几口。那一刻推动你的就是“期待”的压力。
在这样一个社交场合,按照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主人只要足够热情,就可以按照他的理解塑造你的行为。当然,这也是一种自证,主人证明了他对于你“因为客气才不吃”的判断。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代表作《哲学研究》中打过一个比方,把语言比做像国际象棋一样的游戏。棋盘上面有一些木头块,棋手知道,这些木头块有特定的含义,按特定的规则轮流移动。所有的含义和移动规则,都是双方棋手从“下棋”这个语境中继承而来的,语境为棋子赋予了意义。
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究其本质也一样。与其说“我有怎样的个性”,不如说“那个语境要求我表现出怎样的个性”。
回到刚才吃苹果的例子,是主人“这个人”非要让你吃苹果不可吗?你多吃一口苹果,对他个人并没有任何好处。但他是在参与一个“热情的主人招待客气的客人”的游戏。如果因为你的口头推辞,他就把苹果收回去,就显得他作为一个主人有点不够热情。
在那个特定的语境中,他身不由己,只能强人所难,而你也身不由己,只能勉为其难。你们两个人各自接受了语境对你们的塑造。无论是你还是他,很大程度上都难以打破这种塑造,这就是稳态。
2、关系中的人格由角色决定
那么,关系到底是如何塑造人格的呢?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不同关系中的人格,是由我们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就拿这个吃苹果的例子来说,不管是你,还是请你吃苹果的主人,都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人,你们只是两个抽象的“角色”。
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身边没有什么重要的人,一个人生活,你的表现是否就是你真实的人格呢?恐怕也不一定,你仍然会在想象中被审视,因为你已经给自己分派了某个角色形象。
举个例子:我给自己分配的角色形象是心理咨询师,我猜大家都会期待心理咨询师的心态比较平和一点,那么当我慌乱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如果来访者看到我的这一面,他们还相信我有能力帮助他们吗?我就会做一个深呼吸,让自己赶紧镇定下来。
你看,那一刻并没有具体的人,但我仍然在想象中,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形象塑造自己的个性。久而久之,我自己可能都相信了,我就是这种遇事不慌的人格——还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的!
它有点像中国人说的“慎独”,意思是,哪怕只有你一个人独处,都要按照别人在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但它不一定是道德上的自律,也可能刚好相反:一个大学生每天逃课,在宿舍里打游戏,作息颠倒,他认为他在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但其实,那一刻他可能只是在想象中扮演一个“更有松弛感的、更酷的大学生”。尽管也许没有人真的在意,但他会想象别人眼中的自己,他想维持这个人设。
“人设”这个词听起来有几分敷衍的味道,其实“人格”本来的词源,persona,就是古希腊中演员上台所佩戴的面具。它是一个中性词。或许一个人本来就无所谓有真实的或内在的“本性”,只有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呈现。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写过一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他认为我们可以把生活看作一个剧场,把人格看成一种“扮演”,每个人都在特定的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
也许刚才讲的这个大学生,暑期找到了一份实习,正好是他梦寐以求的岗位,他的那些愤世嫉俗和吊儿郎当就会不翼而飞。他每天穿着职业装准时到岗,说话得体,干活认真,他可以在一个新的舞台上尝试一个新的角色。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个性”,只要他给自己找到一个全新的角色。这跟我们之前讲过的自我认同也有关系: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比如,一个过去把自己认同为理想主义者的人,有一天为人父母,开始考虑养家糊口赚奶粉钱了,就不得不对现实做出妥协,他的个性也可能会从桀骜不驯变得平易近人。
3、借助关系拓展新的自我
这也跟我要讲的第三点有关:如果人格能被人际关系塑造,我们就可以不用局限在“我就是这么一个人”的想法里,可以藉由拓展新的关系,去拓展新的自我。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认识了某个人,突然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过去你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艺术细胞,直到有一个朋友带你看画展、学画画,也许艺术就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我要在这里讲的并不只是拓宽了人脉,进入了不同的圈子,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更内在、更固有的特质,也同样可以借用人际关系打开。
当我在说“我就是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完整的说法是:“我在现有的关系中,适应了这么一个固定的角色。”你说这个角色就是我吗?当然是,但它只是一部分的我。可能我换到一个不同的情境,跟不同的人建立关系时,我就可以成为不一样的角色。
如果一个女性当了妈妈,她用了几年时间适应这个角色,说:“我是一个爱孩子的女人”,她确实是。但当年的她如果没有成家,而是专注发展事业,她也可能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说:“我是一个通过工作获取价值感的人。”这也是她。没有哪一个说法是假的,只是她在不同的关系中,探索到了自己的不同侧面。
前面讲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背后的原理也是这样。你遇到一些懂得欣赏你的人,他们眼中的你很优秀,这样的关系就会激发出你更有能力、表现更好的一面。
我们说人格是稳定的,但人的奇妙之处又在于,不只有一种稳定。在不同情境和关系建构下,人可以有好几个自己,所以,永远不要限定自己“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