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母亲去世后不掉一滴泪,他一定有问题?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念头忙碌

是否母亲去世之后每个人都必须表现出极度悲痛之态?

是否谈及结婚之时每对情侣都必须深思熟虑深情对望?

是否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必有原因?是否不遵循社会常态就是罪不可恕?

鲁迅曾经说过:“从来如此,便对吗?”

而在鲁迅去世之后的第六年,1942年,法国作家加缪则在自己的成名作《局外人》中,向世人发出了反面的疑问:“从来不如此,便错吗?”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局外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默尔索的年轻职员因为一次误杀而被法官判处砍头极刑的故事,然而判罪的原因大部分却是因为他在母亲去世后表现出的各种看起来并不悲伤的行为。这两件原本并无关联的事情,竟然在以公正为准则的法庭上变成了前因后果,而这种看似人性拷问,实则道德绑架的行为,正是现实社会种种形式主义的缩影。

全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中作者描述了默尔索为母亲办理后事以及之后一段时期的生活。当写到为母亲守灵,文中说默索尔并不想打开棺材看母亲遗容,这种反常行为引起了门房的疑惑,接着养老院的老人也前来为母亲守灵,而在此期间默索尔抽烟喝咖啡睡觉等“奇怪”举动,同样被某个老人盯在了眼里。

葬礼结束后第二天,默索尔便偶遇了曾经喜欢的女同事,两人一起看电影、上床,旧情复燃,而当后来已成为女友的女同事问到是否愿意结婚时,默索尔又像个“渣男”一样回应道:“结不结婚都行,如果你想,我们就结”;另外,默索尔还以邻居的身份结识了雷蒙,然而却在后来一个极为偶然的情况下,犯下了一桩与雷蒙有关的意外杀人案……

第二部则是默索尔被逮捕后在监狱和法庭中的故事。当对他的个人生活进行调查后,默索尔的律师试图帮他“润色”安葬母亲一事,为他营造“有良心”的形象,然而却因为虚假而遭到了本人的拒绝,以致后来在法庭上默索尔想替自己辩白时,律师却告诉他:“别说话,这对您更有利。”

而正是这件“不孝”之事,完全影响了法官对默索尔的判决,整个审讯几乎不集中于杀人案本身,而是想方设法将案犯妖魔化,把杀人者与母亲之死牵强附会,检察官甚至表示默索尔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丝毫人性,没有任何一条在人类灵魂中占神圣地位的道德”之人,这一切让默索尔产生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无力感,而最终他的极刑,也深深讽刺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试想在现实生活中若是也有一个像默索尔这样,记不清母亲死亡日期、不想看母亲遗容、葬礼上不掉一滴眼泪的人,也同样毫无疑问会被人们指指点点、当做异类,然而我们或许并不了解TA的内心,若他只是外在表现异于常人,那么决不应简单因此认定其为一个道德败坏之人,甚至将其视为一个危害社会之人。

文中的“母亲去世”一事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极端的情况,但哪怕是这样的情况,许多人也不可否认地会在行为上或多或少地依循着一定的社会准则,因此他们总是哭天抢地,甚至找人来哭以示悲痛,然而默索尔的出现,让我们突然开始思考,即使同样内心悲痛的人,也可以存在不同外在表现,只是一般人会因为害怕遭受外界质疑,而选择把这种悲痛更为具象地表达出来,仿佛告诉别人:你看,我是真的很悲痛,我很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而默索尔因为选择了不把对母亲的爱具象表达,就成了世人眼中的“不孝子”。

因此所谓局外人,正是指默索尔是一个脱离社会准则的局外人,然而社会对于这类人的态度却正如文中的司法者们,仅通过你“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你定罪,从而避免你对这些既定准则造成的威胁,他们为了给自己的不理解做出合理解释,而尽可能地把你塑造成一个“怪物”,从而排斥你,从肉体到灵魂都想去毁灭你。

和别人不一样,就一定不对吗?不是的,只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大多数总是习惯从众,并希望因此获得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很多时候,一味从众却让我们陷入一种生活的形式主义,就像电视剧中对人们行为的刻板印象一样,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什么场合要做什么事,这些事不一定被自己认同,但一定被社会认可。

然而那些不从众的特立独行之人,便常常遭遇沦为社会牺牲品的下场。《局外人》这本书,我认为作者正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批判了这种社会大众对不从众者“上纲上线”的精神和道德杀戮,一方面告诫着人们或许应该尝试着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类人,另一方面也给予了人们挣脱形式束缚、大胆直面真实内心的选项,毕竟很多时候,生活不需要那么多的意义,别人的看法也只能依据你的重视程度左右你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且仅有一辈子,如果觉得太累,不妨别管那么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