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简书会员优秀文集简友广场

习惯

2023-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辉姑娘d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习惯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老人节俭的习惯,多是源自于物资匮乏年代,饥寒交迫的身体记忆。

常常见一个老太太骑着三轮车,围着垃圾箱捡拾,纸板或是矿泉水瓶等废品。

这个捡拾垃圾的老太太,和常常见到的围着垃圾箱捡拾纸板的老人,有明显的区别,她很是肥硕的样子,穿的上衣裤子又或者鞋子,和捡拾垃圾的行为很是不搭。

肥硕老太太围着垃圾箱捡寻垃圾姿态有些笨拙,不很流畅,但是眼神和捡拾垃圾的老人相似,很急切像寻宝的样子。

后来得知这肥硕老太太姓张,是医院退休护士,再后来又得知老太太有三个子女,子女们家家日子过的富裕。

大抵每个城市或者每个小区里,都有这样老人吧。日子过的还蛮不错的,老人依然乐此不疲地,会围绕着垃圾桶寻宝贝。

老人捡拾垃圾是源于他们节俭习惯,小区的角角落落,又或者是垃圾桶,都是他们的精准目标。

源于节俭的习惯,他们会把每一个角落里的矿泉水瓶弯腰捡起来,似乎就会寻到了大宝贝一般。

源于捡拾废品的生活习惯,他们每日里看似辛苦却也很愉悦地劳作着,随时找寻致富的目标,弯下腰身抬起腰身。行走于小区里街道上,有这样习惯的老人,大多身体都还蛮不错的。

子女们也大多和老人有个较量,好言相劝,严厉制止或各种阻挡,依然阻挡不了老人们热衷于捡拾宝贝的习惯。

有些子女们自动妥协投降了,因为他们拗不过老人,干脆放手成全老人的寻宝习惯了。

有些子女们会觉得脸面上过不去,觉得老人捡拾垃圾,对于子女们来说是个挑战,会怕人背后说三道四,被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为了纠正老人出门捡拾垃圾习惯,会以不回家探望老人为筹码,要挟老人放弃捡拾垃圾。

有些子女会觉得捡拾垃圾老人不干净,不卫生,主动选择躲开老人,逃避赡养的责任和义务。

老人节俭是习惯,到底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老人生活因此受益了吗?子女们的日子是否受到了干扰的?

同样习惯的老人,日子不同,子女们的生活也因此不同。

衣食无忧的张老太,她捡拾垃圾完全是一个乐呵。

她每天勤勉捡拾垃圾,在一个纸板箱一个矿泉水瓶子收获里,每天状态挺好。

子女们知道捡垃圾的习惯改不了,子女们好言好语的和老人约法三章,一天出去两次捡拾就好,只捡拾相对干净的,不用特别费力扒拉的就好。积攒下来纸板和矿泉水瓶一周由儿子或女儿们帮助,到附近废品回收处理干净,无论是多还是少,绝不留置太长时间。

张老太是幸运的,子女们,成全了她节俭的习惯,给了她尊重,也给了她支持。

张老太是个明白人,知道子女们为了工作,为了家庭都各种忙活,一周一次帮着处理废品都是要抽出时间的。

明白人张老太。感受着子女们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孝顺,也告诉自己在捡拾垃圾时不要贪心,适当活动活动身体就好,所以每天乐呵呵地,把每天捡拾纸壳,捡拾矿泉水瓶子,当做课间活动。

张老太和子女们相安无事,各自成全着一年又一年,直到前段时间,自己感觉也力不从心了,又或者是在子女们绝对尊重和允许里满足了。有一天,郑重宣布以后就安安稳稳在家看看电视或者下楼遛遛弯,再也不捡拾垃圾了。

节俭是一种习惯,王兰花的节俭是从小到大骨子里的。

晚年衣食无忧的王兰花,因为过度的节俭习惯,常常和子女们发生冲突。

孝顺的子女们和王兰花平时相处和谐,如果有不和谐的乐章,那必然是因为王兰华极度节俭,子女们不满意和王兰花争执或者冲突造成的。

时间已经到了国庆假期十月份了,王兰花冰箱里依然还保留着,去年春节时小女儿买的一份汤圆。

假期里的儿子帮着王兰花收拾冰箱,看见那汤圆早已过了保质期,随手扔到了旁边垃圾桶里,儿子这一随手动作让节俭的王兰花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的王兰花口不择言责骂着自己的儿子,儿子看着老母亲愤怒样子,好气又好笑,就把垃圾桶用脚踢了,踢踢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近90岁的王兰花在那一刻身手利索,迅速从垃圾桶里捡拾起,那早已过了保质期的汤圆,双手擦拭着,然后又放到了橱柜上面去。

旁边的女儿,看着身手利索老母亲捡拾垃圾的场景,大笑了起来,忍不住称赞老母亲好身体。

儿子看着老母亲捡食的汤圆,看着老母亲的样子,只能叹了口气问,老母亲那东西还能吃吗?

老母亲撇了撇嘴说,好好的东西,咋不能吃?

儿子女儿轮番又就节俭的话题,和老母亲理论着。

王兰花像是有意又像是无意。轻描淡写地说,别跟我说那些,你们没挨过饿,不知道饿死人的日子是咋过的。糟蹋粮食老天也看不惯的,会天打雷劈的。

王兰花一贯,用天打雷劈这样腔调回应子女们。

节俭的王兰花执拗着,那汤圆自然还留在那里,只不过从冰箱里拿出来了。王兰花大概也忘了,就放在那橱柜上。

又过了几天,有一个女儿做饭时收拾橱柜,发现那晶莹剔透的汤圆,已经长毛发黑恶臭了。

女儿知道节俭的王兰花,自然不敢轻易的处理那发臭的汤圆了,主动请示王兰花,看看要如何处理。

王兰花看着眼前发黑发臭的那一团东西,终究还是叹了口气说:哎呀,伤天理啊,好好的东西就这样糟蹋了,扔了吧,扔了吧。

王兰花家的日子就这样过着,循环着好吃的东西,好用的东西,那总是一轮轮就这样循环着,该扔的东西不该扔的东西,总要经过一些轮回,一些周折,总要经过王兰花的批准,才可以真正的进入垃圾桶。

节俭的王兰花一生以会过日子,为骄傲的资本。

节俭的王兰花,最擅长向子女们讲述苦难日子里,如何忍饥挨饿,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故事。

子女们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在这样的故事里,以最大的耐心对王兰花保有着最大的尊重,成全她的节俭。成全她把能吃不能吃的食物堆在冰箱里,不能穿的衣服在橱柜里堆的满满的,家里不能用的废弃物堆的房间满满的。

王兰花的节俭是她的骄傲,子女们完全尊重她,也感恩她会过日子,辛苦的养育了那么多的孩子,在忍饥挨饿的日子里,把众多子女们一个个拉扯长大成人。

节俭是美德,似乎这一节俭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渐渐淡化着。

妈妈也是节俭的老人,薄薄的袜子不值几个钱,也常常能见她戴着老花镜在那用心的缝补着,破了洞的袜子。

如今我也是年过50的人了,那天偶然发现自己袜子在脚板处也有一个小洞,很自然也拿出了针线框,找出针线盒用心缝补起来,那袜子不值几个钱,但是缝缝补补继续穿一段时间,完全是可以的呀。

生活习惯在不断调整变化着。

最初因为有些匮乏的问题,会不断堆积东西,到后来渐渐就养成了断舍离好习惯,随手清理随手处置,保有着家里的清爽。

习惯是某些人的惯常动作,又或者是一代一代传承得来的某些行为模式。

习惯看似是惯常的动作,也会随着空间时间或者关系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比如节俭的习惯。

在孩子的眼里,这一份节俭似乎也不能理解,如同我不理解上一辈人,有些过度的节俭一般。

节俭是美德,可以代代传承,但时代的发展变化中,节俭也在不断随顺着,时代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早起是习惯,晚睡是习惯,见面打招呼也是习惯。

习惯无所谓好和坏,同样的一个习惯动作,在这一刻或许是正向的,在那一刻或许就有负向的作用。

有人说早起是好习惯,可是有些人就是晚起习惯。早起或者晚起,因人而异,无论怎样,每个人在自己的节奏里,适应着自己的习惯就好。

每天写文是文友们的习惯,有人习惯早上起床就写,有人习惯晚上睡前安静写,有的人会见缝插针在零碎时间里书写。

写文是习惯,早写晚写随时随地写,都是各自的习惯,写长文短文怎么写,是每个人的习惯。

习惯是固有的行为模式,又或者是某些人的舒适区,这么说来,适当调整习惯,脱离舒适区养成习惯,似乎也是蛮不错的。

比如习惯写短文的人,偶尔调整一下思维,写上几千字的一篇长文,又或者几万字的系列故事,脱离舒适区,进入一个新的成长区,养成一个新习惯,试一试,或许真的不错哦。

这篇文章断续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跑偏了就这样吧。完成大于完美,对我来说是新的习惯。

2023年10月12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