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 微小说睡前故事会亲子教育

寸铁千元征文 | 形态各异的娃娃们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11人  高级催乳师茵茵妈妈

文 | 素和媃  参赛编号:1106

说起留守儿童的话题,我们已经听说过不少新闻,许多留守儿童都逃不出一个“惨”字。对于这种悲痛的话题,我不过于赘述。而我想说的,是留守儿童的反义词,跟在爸爸妈妈身边,四处游荡的“有家儿童”。

由于孕期充满对妈妈的向往,每天都在幻想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由此想到我从小接触过的孩子,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我的家乡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治安不好的地方天天闹贼,稍微安全一点的,也仅仅是保证家家户户不丢东西,但家长里短依旧每天都在上演。

记得在我家附近住的村民们,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因为村里招工多,房租低,所以我们村子成了外来人口的聚集地。尤其在我小时候那几年,外来人涌进的很激烈。家对门的房子换了一拨又一拨租客,每个租客都各有特点。

记忆里第一任租客,是一群从四川来的打工者,他们十几个老乡群租在一套房子里。两间卧室,都是上下铺的铁床,一间屋子可以住六七个人。当我进入房间的时候,发现地方小的已经谈不上拥挤,而是连翻身都得十分注意。更主要的是这里面参杂着夫妻两口子,被迫也只能分开住,丈夫住男宿舍,妻子带着孩子住女宿舍。

那时他们的孩子刚出生没多久,还不到一岁,奶声奶气的很是可爱。小伙子长得白净,总被人误认为是小女孩。这对年轻的爸妈分工很合理,妻子在家里料理家事、照顾孩子,丈夫出去打工干活。妻子很爱干净,常把群租房收拾得一尘不染,然后陪着儿子玩一天。到下班前不紧不慢的把菜做好,但是不会蒸米饭,只好等丈夫回来蒸。就这么节约又朴素,小两口乃至一群老乡都生活得和和睦睦。

那个小孩子呢?每次抱出来都恨不得全村的妇女都迎上去,长得那叫一个干净可人。孩子叫什么我们谁也没记住,因为他是四川来的,所以村里的老太太给起外号叫“小四川”,后来渐渐省略,变成了“小川”。

那时的我正上小学五年级,正是玩心大的孩子期,对于小川这样可人疼的孩子也是不由自主的凑上前去。同样的,对小川的妈妈,那个大我没几岁的姐姐,我们相处得也很融洽。姐姐是高中毕业的,对于小学功课不在话下,那时学习成绩稍差的我,经常请她帮忙补课。而她也是不厌其烦,任何问题都能帮我根治。

后来他们要走了,刚好赶上08年汶川大地震,从那以后,我们彻底失联了。那个可人疼的“小川”,自那也再无音信。

这一任租客走了后,立马又下一家租客入住。这是什么来头的我已然不记得,只知后面的租客和“小川”一家素质相比,逐渐差远。

这也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3岁的女儿。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在家里做饭照顾孩子。这个年轻的妻子没有之前的四川姐姐干净利索,虽然也是温婉女子一类的,但在料理家事上,远不如四川火辣的姐姐。

可能是没有当妈的经验,对于女儿是宠上加宠。尽管家里的钱并不多,可是这个年轻的妈妈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得到满足。因此这个孩子在我们眼里都是不讨喜的,见了大人没有礼貌,想吃什么伸手就要,不给就哭又闹。

好在这对夫妻因为老家临时有事,紧急退房,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迅速的过客……

最后这一任租客,从我初中时一直租到现在。也是两家人合租,一家年过三十的夫妻带着两女一子,一家年轻夫妻带着公婆,身下有未满一岁的两个女儿。

第一个家庭很容易让人猜透,前两个女儿出生后,妻子已经快三十了。因为老家那边重视儿子,妻子被迫又怀了三胎。据说她还患有心脏病,生的时候差点出事,好在用命生下来的最后一个孩子,是带把儿的大小子。

因为两口子共同养活三个娃压力大,妻子身体又不好,没法吃苦受累干重活,只好在家附近找找手工一类的,够一家五口吃饭补贴。

这一家子生活仅仅是吃饱饭不挨饿的程度,对于孩子来说,零食、雪糕,甚至连不贵的新衣服,都是望而不及的。

男主人整天出去干活,有时赶上加班加点能多挣点,干脆住在工地不回家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母子四人一起过的。女主人太爱想事,脑子里装的都是如何生存,从而疏忽了孩子们的教育。

那时我和他们几个孩子玩得最火,但也是烦他们烦得最快。可以说那时候的我年纪小不懂事,心眼也小。面对这一群“馋”孩子,我说什么也喜欢不上来的。

他们中老大是七岁,老二是六岁,最小的老三,也不过三四岁而已。年龄小又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导致孩子们都很随性。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以致他们见到别的孩子手里握着五毛钱的冰棍,都恨不得跟上去舔两口。

那时我看着这样的孩子,真心很讨厌。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怎么这么馋呢?

老大还好,较为沉稳。老二活泼,见什么都好奇,也敢伸手要,不怕被别人骂。老三呢,因为是妈妈用命换回来的,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六斤重,所以爸妈比较偏爱这个孩子。但是出生卑微的他,尽管有爸妈的宠爱,在物质上也是十分匮乏的。但是他和二姐不一样,男孩一出生就胆小,想吃,不敢伸手。于是坐在大人旁边,人家吃着小点心,不小心掉在地上一块,他立马捡起来放在自己嘴里。因为他知道,别人掉在地上的是人家不要的,捡人家不要的不等于偷。

这三个孩子里,我印象最深的事老二。当时所表现的嘴馋,只有老二最突出,最明显。价格并不贵的瓜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天庭的蟠桃。给了他们一人一小把,吃光了之后我故意藏在屋里。而老二丝毫不怯生,为了要吃的,直接打开我家的门,进入我的房间,抓起一大把瓜子,边走边嗑。

那时我的母亲都在感叹:“哎呀,这么馋啊!”

是啊,因为平时爸妈提都不提一嘴的零食,他们都没有机会接触,怎么可能满足得了馋虫的勾搭?不馋,那不是孩子的本性!

至于另外那一家,带着公婆和两个女儿的家庭。和这三个娃的家庭相比,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因为两个女儿太小,还不知道什么是好吃的,奶奶给喂了两口饭,吃饱了就满足了。她们在吃的方面并无过多要求,只是在另一方,也是很让人反感的。

虽说农村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面对两个孙女的奶奶,对孙女的自身没有过多重视。但我总觉得,女孩子应该干干净净的好,衣服不新,至少要得体。不讲究涂抹儿童霜,也应该把脸洗干净。可是这两个女孩在奶奶的带领下,并没有这些条件。让人看见还以为是从煤矿出来的姑娘,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

和他们两家相处了很多年,无论哪一家我都是十分避免的。不是针对孩子,而是摒弃大人。他们的教育方针和生活习惯,我真的无法认同。

与此同时,也在怀念第一任租客,那些四川来的老乡。那个干净利索的姐姐,怀抱着散出奶香味的宝宝,见了谁都乐呵呵,不哭不闹讨人喜。再纵观后继者,或许人与人,真的不能比……

寸铁千元征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