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近来,我正在打磨自己的读书习惯。
一是为了缓解生活中的迷茫困惑,二则为了保持更文需要持续输入。
现将基于奥野宣之先生作品《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进行简要分享。
1
欲速则不达,在追求高效之前,不如先对自己苛求有效。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在阅读每本书之后有扎实的收获,需要不断尝试完善自己的阅读习惯。
抱着精进自己的想法,我读完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最大的感受是书中介绍的方法可能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实际操作确有效果。
奥野宣之先生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于媒体行业,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广受欢迎。他习惯于将工作生活中感兴趣的事,记录到笔记本中。
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的阅读方法,涵盖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检索以备重读五个步骤。
其中的核心便是作者极力推荐,并长期坚持的“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2
现在有很多能够快速保存文字的方法。但不论是照片截图,还是扫描存档,无论用怎样先进的方式,只要内容没有被保存在脑子里,就收获无多。
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整理归纳,确实有助于记忆思考,加深理解。
记笔记的时间和方式很灵活,可以边看边记,也可在书中先做好记号,再回过头来整理。
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先为记录做好准备,以免忘了转瞬即逝的灵感。
首先,要想清楚读这本书的原因和目的,才能摸清阅读节奏,抓住需要了解的重点,速度与自己相对无关的内容。
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对感兴趣的内容和想法做好标记。
接着,在做笔记前,进行快速重读,尽可能精炼出需要记录的内容,也可以补充标记。
最后,尝试理清全书框架,以主线作为骨架,把标记的内容和想法作为四肢躯干,进行记录。
标记可以巧用不同的颜色和记号,区分“非常重要”、“客观上重要”、“主观重视”、“可以加以运用”、“专有名词”、“暂时先画出”等情况。
3
笔记是很私人化的方式,完全可以借鉴方法,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变通。
简单来说就是“摘抄+想法”,也可以把日常的随想记录其中,写你所想,消除对于记笔记的压力。
哪怕只记录简单的一句话,比如“这本书比我想象中有意思”。这样简单一句,也能让读书变成一次看得见的体验。
如果你想把笔记变得既简略又全面,就需要认真回想需要摘抄那一页哪一行,思考怎么布局,然后严格筛选标记的内容,尽量用最短的语句进行提炼。
在划分的时候,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在笔记里添加明显的日期,增加仪式感。
记录书名、作者、阅读与记笔记时起始结束的时间,简略写下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然后可以使用“葱鲔火锅式”、“简报式”、“寻找最具代表性的语句”等方法记录笔记。
后两种方法可根据字面理解,也可阅读原著进行学习,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将着重介绍“葱鲔火锅式”笔记法。
4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把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征,比喻成了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相辅相成。
摘抄的部分用“○”表示,接着标记“☆”并用自己语言表达感想和补充说明摘抄的句子。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用符号加以区分,交替标价在每个段落前。
像纯使用技巧等工具书,可以只标记”☆“并总结要点。如果是散文、小说等读物,可以直接分条书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当你把读书笔记完成,在开头加上简介概括,用过度词连接笔记内容,结尾概括总结,就能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改变成听书稿、荐书稿、读后感等多种问题,成为自己输出的财富。
5
这本书作为一本工具书,读来也不枯燥。
介绍的阅读方法,返璞归真,没有盲目输出追求速度,还是具有可尝试性的。
现在通常是电子阅读和实体书夹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阅读软件、云文档等平台做好相关记录,还能便于随时翻看。
当然,也可以用白纸黑字去留存笔记。
写完笔记,可以以类似书单的方式,编号入档,在重读时就可以检索查阅。
方法总归是无止尽的精进,还是要找到自己舒适的阅读方式。
有些方法看起来简单又繁琐,但尝试起来,确有奇效。
读书的时候,抛却顾虑,由衷希望我们都能保持阅读,拥有扎实的收获。
部分图片源自网上
撰稿/绝染
排版/绝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