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的一点总结
2018年底,在腾讯视频有一部研究幼儿的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此纪录片主要研究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虽然在样本量、区域范围和条件控制方面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通过视频方式直观感受孩子在实验中的变化,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基本发现和成长规律还有很有启发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刚刚有孩子父母,老师等教育工作人士,对于理解孩子和改善教学方法都有很好的帮助。
今天说第一集:成为你。
视频通过实验来说明孩子常见发展的特点。主比如气质的形成;语言爆发期的时候,如何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幼儿的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幼儿对于自控力的表现怎样;孩子性别角色的认识;还有一个手机、平板使用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个,气质,也就是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和性格。实验发现在孩子6个月左右时,就能表现出相对平稳的反应,对于外界的刺激,有的孩子趋向激动,有的孩子趋向平静,有的孩子趋向谨慎,拥有不同的反应,这和我们成年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是一致的。当我们了解一个孩子的气质或者个性时,我们父母或者老师就应该更好的提供相对应的方式予以支持,而不是用自己一贯的习惯和理所当然。
从小具备基本气质第二个,兴趣。孩子早期经历对孩子后面成长有很深的影响,每个孩子在早期接触、闻到、看到的内容会刺激孩子反应,同时会增强孩子对相应行为的神经通路,对于以后掌握这项技能就更加容易。这也说明,兴趣不是一层不变的,所谓只要有了兴趣,主动就会发生也不是简单成立的。更多可以阅读“不是你不主动,而是条件未满足(1)”。
婴儿接触的内容很重要第三个,语言的发展。在幼儿时期,语言的发展与母亲是否愿意同孩子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当对话的频率越高,内容越多,以及接触新的事物、信息越多的情况下,孩子的表现会更加优秀,越丰富的语言表达对后面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语言爆发区 父母增加5%的对话,孩子增加30%词语量第四个是电子产品。手机和平板的使用,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睡眠,另外一个层面会帮助孩子锻炼他们的精细化动作的协调能力。在搭积木,在画直线的实验当中表现出色。不过,的确如此,也需要控制好时间,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虽然可能锻炼了动作的精确度和灵巧性,但与人交流的同理心、情感感受有负向影响。
锻炼动作的灵巧度第五个是偏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会更加喜欢和自己熟悉的对象。在这个实验当中,幼儿会更加偏向于和自己肤色一致的玩伴,即使这个玩伴有不公平的表现。每个人的偏好都是从小到达一点点形成的,给予更多元的接触与了解,包容度就会越好。
因为熟悉,所以选择第六个是孩子的自控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智力很关键,但自控力也非常的重要。有的孩子会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有的孩子会任由自己的冲动做事。自控力和我们大脑的部分区域发育有很大关系,所以小孩的自控力相对弱一些。
自控力与大脑活跃最后一个是性别角色认识的实验。在清洁、哄小孩、照顾小孩的活动当中,孩子会同时选择父母。而在20年前,孩子基本会选择母亲。在嬉戏,玩耍,疯狂的活动时,孩子也会选择母亲,而20年前,基本选择父亲。在选择修理汽车的角色当中,每个孩子都会选择父亲。这说明,社会在发展,社会分工不再固有化,孩子对父母角色的区别也不再明显了。
环境信息会影响孩子认知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一定受基因和环境双重影响。无论是个人的偏好、兴趣,还是个人的行为习惯,都离不开外界给他的各种反馈和支持。我们要去理解、发现孩子自身的潜力,并做出适合反馈和支持。
“3,2,1,停!”你是否决定去看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