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红岩》读书笔记|第一章 沙坪书店

2020-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女人知书香

赤脚的报童,在雾气里边跑边喊:“看1948年中国往何处去?……看美国原子弹军事演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在黑漆大门前,他伸手按按电铃,一个身穿哔叽西服的中年人,开门让他进去,又习惯性地望了望街头的动静。

【精彩点评】通过报童的叫卖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构思精巧)

“毛主席写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篇划时代的文章太鼓舞人了!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伟大的转折点,胜利的日子快到了!我们地下党就要苦出头了……”

【精彩点评】人物对话既交代了大好的革命形势,也正式点出二人“地下党”的真实身份。(语言描写生动贴切)

校区的路上,往常贴满学生们出售衣物书籍等招贴的墙头,现在贴了许多布告。陈松林停华为说过:重庆大学和其他学校一样好,也在酝酿支援惨遭火灾的工人的斗争。没想到这一次来学校里已经闹得热火朝天。

【精彩点评】由陈松林在重庆大学今昔所见的不同引出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巧妙构思)

“同学们,事情是这样的——”嘈杂声稍稍被压住,成瑶在众多同学的支持下,沉着地说,“昨晚上文学院召开系科代表会,讨论支援炮厂惨案受难工人的各种提案,特务学生魏吉伯——”

【精彩点评】成瑶对学生中特务分子的揭露从侧面反映出敌我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照应上文)

大学生们被激怒了,他们的情绪像爆发的火山,狂热地燃烧起来。

【写作借鉴】比喻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象地描写出了学生高涨的革命热情。(善用比喻修辞)

愤怒的陈松林什么也不想看了,他绕过松林坡,径直朝华为的宿舍走去。他对那个受了伤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与同情。

【精彩点评】这一小插曲引出了黎纪纲这个人物,并交代了他的身份和立场,实现了情节的自然过渡。(情节巧妙)

“上级同意吗?”陈松林还是不放心。

【精彩点评】陈松林的话为后来沙坪书店的暴露埋下了个小小的伏笔。(巧作铺垫)

甫志高想到革命胜利到来之日,他不仅是个一般党员,而且是一个重庆文化界有影响的人物时,他不禁满意地眯缝着眼,伸手亲昵地拍了拍陈松林的肩头。

【精彩点评】甫志高的心理描写不但表现出他当时略显兴奋的精神状态,也显示出他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

黎纪纲抬起头来,仿佛才发现小陈正在他的衣袋,立刻放下衣襟,不自然地迟疑了一下,终于对陈松林诚恳地说:“小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不过你经常带这些东西,很危险,最好谨慎一点儿……”他想了一想,又补充道,“港、沪刊物,以后也不必经常带给我看。”

【写作借鉴】对黎纪纲连续五个细节动作“放下衣襟”“迟疑了一下”“诚恳地说”“想了一想”“又补充道”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特务狡猾阴险的性格特征。(用词精准恰当)

阅读理解

作为小说的开端,这一章节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由对沙坪书店工作人员活动的描写透露出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党活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开战,但同时特务们的破坏活动也从未停止过,这些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学习要点

1.自然环境描写:本章开头借自然景物环境描写,出色地将国民党统治区白色恐怖的社会政治环境展示给读者,为整部作品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2.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于刻画甫志高、黎纪纲等任务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