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文学》《正能量大讲堂》文学社

往事如烟,忍饥挨饿的日子并未走远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江雪202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两首之一,由于浅显易懂,脍炙人口,被千古传诵。千百年来,几乎是启蒙教育的必选读物。

之所以那么流传广泛,妇孺皆知,也许源于民以食为天的朴素真理。

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社会,基本靠天吃饭,加上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战乱频仍,吃饭问题始终没能解决,饥荒成为老百姓心头最深的恐惧,所以提倡珍惜节约粮食,也是自然进化的选择。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增长,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吃饱穿暖已不再是问题。对于年轻的一代,这首诗的意义也许就仅仅是一首诗,或者是遥远的古代农耕生活的传奇故事,和现代生活风马牛不相及,品不出这首诗的内涵了。

今天的生活,真是丰衣足食,应有尽有。吃讲究口味新鲜,营养健康;酒席宴会,讲究排场,讲究奢华。大手大脚、浪费惊人,很少还有人讲节约,讲珍惜粮食。

这也难怪,大概两代人没挨过饿了,哪知粮食金贵。所谓节约粮食的概念,可能只存在于一些上了年纪人的记忆中了。

其实,我们解决温饱,不用忍饥挨饿的好日子才没过上几天,人们不该如此健忘。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生活条件还很艰苦,但粗茶淡饭能吃饱,没挨过饿,这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就在我出生几年前,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严重欠收,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发生了饿死人的惨剧。

前几天,和老母亲聊天,讲到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十几岁的她参加了工作,在纺织厂当纺织工,一个月十块钱的工资,另外每天还发一个白馒头。

白馒头可是那时的稀罕物,哪舍得自己独吞,大多都会带回家。一天下班,她手拿馒头出了工厂的门,突然冲上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惊吓慌乱之中,馒头已到了那个老人的手里,只见他抢到后就“呸呸”地往馒头上吐口水,生怕再把馒头要回去。那以后老妈总是把馒头掖在怀里,再也不敢拿在手上了。

人饿极了都可以易子相食,老年人为老不尊抢馒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农村出来的老人,经历过挨饿受冻的苦日子,特别会过(我们这节约称会过)。从来不会丢弃粮食,即便馊了坏了,也要想办法处理着吃,绝不会丢掉。要是饭碗里有剩米粒,那是要挨笤帚疙瘩的。

记得隔壁有个刘奶奶,家里条件比我们家还要差一些,经常会拿着一个瓢到我家借米借面,还不敢多借,一次一瓢。月末有钱买粮食了,再用瓢还回来。奶奶常说,刘奶奶会过,刷锅水从来都不舍得倒掉,都要静静,也就是沉淀一下,留下稠的下顿做饭用。

我所回忆的这些艰苦日子,在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稀松平常,实际上,日子比这困难的人和事还很多。

这些拮据的窘境,并不是什么愉快的记忆,也并不是要大家甘于清贫,自讨苦吃。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有条件有权利过美好生活。只是想说,我们真的不该奢侈浪费,糟蹋粮食。其实勤俭节约和享受美好生活并不矛盾。

我们是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每人一天一斤粮,就要十四亿斤,数量惊人。况且我们国家可耕种土地面积并不多,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建立监督体系,杜绝浪费。

我想,大家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再也不要奢侈浪费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