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的时候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观网络暴力有感
前一阵子薛之谦又一次上了热搜,不是前夫先生的爆料,也不是李小姐的铁锤,而是在颁奖礼的时候,来自观众的扎心的问候。对于薛之谦粉丝来说,最深恶痛绝的三个字无非就是李雨桐了,这位名叫“五月的阿ko”的观众,不仅微博上被骂到销号,微信朋友圈及种种私人信息,统统被暴露并发布到了网上。
面对大批量的围攻时,何其可悲,我们无从抵抗也无从反击。
虽然,不可否定的说,在演唱现场用这样的方式,打断别人的演唱是一种极其没有礼貌和素质的方式,后续的微博也有蓄意博关注的嫌疑,但是,用同样的办法回击的粉丝们,就正确了吗?
选择了用网络暴力的方式反击,那么,就谁也别占据道德高地了,是一样的人,做着一样的事情,倘若说“五月的阿ko”是网暴薛之谦的导火索,那么那些堵到人家微博上辱骂,人肉人家私人信息的看客们,何尝不是这一场闹剧的施暴者?
大批人高举着要让她受到惩罚的大旗,其实又何尝有资格对他人进行审判呢?诚然,微博环境戾气重已经成了难以撕掉的一大标签,一个一个艺人被逼到封博、自杀,这些肆无忌惮发泄戾气的看客们,站在道德高地上高高在上的品头论足,难道就不是一种犯罪了?
当你放低身份,开始参与这一场网络暴力的闹剧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你的道德高地了,以暴制暴的人没有资格指责别人的错误,他的错误也不是你为自己行为开脱的理由,彼此都是网络上的乌烟瘴气的搭建者,又哪有立场反驳?
奇葩说上,陈铭说过一段话,“如果你在网络上,一旦碰到一个键盘侠,你离成为TA,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他就像一滩不断扩大的水,会不断的尝试把你拉进去”。他们在网络上宣泄生活的不满,匿名躲在黑暗里,对别人的生活和遭遇品头论足,试图将每一个人拉入这样漩涡里,何其无趣,又何其可怕。我们总在说,善恶一念间,因果十万里,你看到每一条新闻、每一个作品的行的一点小善,都可能成就不可估量的善缘,而你出口的每一句脏话,转发的每一条辱骂信息,都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剑。
让我们一起假设一下,一觉醒来,你从现在的一个无名之辈走到被全世界网民公开处刑的漩涡中心,你的私人信息全部被公布出来,你的私人住宅,家庭信息,数不清的人在网络上对着你的各项信息评头论足,你的随手一件小事,被记者们放大报道又遭到了全世界的围攻,面对不知真相便开启群嘲模式的众人,你又作何感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重心,便势必要接受自己一定程度上的不完美,成长的第一件要事便是接受自己的平凡,那么,为什么,不能也试着去接受他人的平凡呢?去尝试接受其他人身上的不完美,性格里的小缺陷,演员唱歌可以不用那么好,歌手演技可以不用那么高,段子手的梗有的时候也可以没那么搞笑,既然每个人都不是神,又何必,用达不到的完美人设去要求每一个人不一样的人生呢?
一个明星在拥有大量粉丝维护的基础上,都在网络暴力的冲击下抵挡的苦不堪言,何况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呢?这些言语中暗藏着的最低劣和阴险的恶意都躲在暗处,等着随时给予重重一击。生活已经够苦了,房贷车贷生活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在身上,为什么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做一点能看到阳光又有意义的事情呢?
给大胆创作的新人一点鼓励,给饱受网暴折磨的人们一点支持,给不那么完美的作品一点包容,给做了错事的人留一席之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没资格给其他人施以审判,成年人的温柔从来都是不是在阳光下的作秀和嘘寒问暖,而是黑暗里最后点亮的一点烛光,相信在网络暴力盛行的大环境里,一条条积极的评论,已经是黑夜里最深刻的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