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以礼校正

2022-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冯俊龙

现在的乡村富裕了,几乎家家小洋楼、人人以车代步。物质的富足,更应该推动精神的丰盈。但是,正是迅速暴发的富人心理,让部分农村人的思维畸形膨胀,以至于农村邻里之间剑拔弩张,关系紧张。

从前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穿不起好衣服的时候,还能互通有无、互相周济。现在腰包鼓胀,兜里有钱,便都自认为自己本领强大、无所不能。如果不牵涉到自家利益,公共事务是能少参与尽量少参与,也只是少点建设力量,但假如事关自己利益,特别是房前屋后的“领地之争”,你争我夺,甚至可以发生头破血流的恶性事件,全然不记得往上三代,还在一个锅里舀饭。这样就会引起社会躁动,影响大家安定团结。

精神的缺失,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读书少的结果。读书多的人,一般都能明白一定的道理,也会懂得自我反省。不读书的人,即使知道某些道理,也是利己主义为主,不一定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图大众都能改变命运。历史上农民起义能够成功的少,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农民的性情敦厚善良,但执拗狭隘。人本来就是利己主义,不读书不反省,也没有引导疏解,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只有更加顽固。从古至今,根植农村却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大抵是开明的耕读之家。跨越阶级的最好方式,是读书;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使人明理。一个种地为生的家庭,如果只知道在土里刨食,那最好的结果是身强体壮、屋高子繁。这样的生存,即使长命的其他动物,也有可能做到。但是,在有余粮、有能力的情况下,又有愿望供养子孙多读书,那么这样的家族极有可能源远流长、发展蓬勃。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这是流传不朽的真言。“耕读”与“勤俭”,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根本,任何急功近利,都与巧取豪夺脱不了干系。脚踏实地的努力,再加上放眼长远的读书,终归胜过险财奇运的昙花一现。

诚信、礼让这些优秀品质,不仅是天性使然,更重要的是后天熏陶。作为眼界、见识有限的农民,汲取思想精华的途径、培育优秀后人的基础,便是让后人多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只有读书明事理的人,心地才会柔软,在良善之中有骨气,如此的积德行善,才可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一个传承久远的家族,善良是第一位,明事理是第二位。或者说,只有善良的人才明事理,明事理的人才善良。对不愿意通过读书明事理或者不愿意遵守道德公约的人,孔子说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用“礼”,即用“法”来约束他们。这样的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显然已是恶人。

施“礼”之人,源起基层,却是与犯恶之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人,正是他们的软弱和应付,使恶更加放纵。但这样的恶,根植乡间,有它自生灭的先天性,更有维护一家“繁荣”的根本性,只能劝说恐吓,不适宜用“重典”。由此,社会风气愈加朽腐,人心更加不堪。一个烂苹果,势必会传染整个果篮,甚至毁掉整个果园。

在农村提倡读书,实是开愚民之智、培育忠信之本、开创一代新风的良药。

任何一个通过勤劳俭朴获取财富的家庭,都更加珍惜他们平淡中的安稳生活。正因为珍惜眼前,所以更看重暂时利益。维护自己正当利益无可厚非,但过于斤斤计较,甚至无视损害他人利益而满足自身,这就需要他们通过读书明白利人同样可以利己、眼光放长其实是可以行得更稳、更远。通过圣贤先哲或者榜样权威说的道理,会让他们更加信服。而这些道理,基本都是印在书籍智之上,通过书籍促使他们接受教育,事半功倍。

目前农村甚至包括城市,对普通人的教化,最重要的不是物质的扶助,而是精神的匡正。对于错误的行为、偏狭的思维,唯有用书籍予以校正。

广开阅读之门,无论是对传家育人,还是富民强国,都是大有好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