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日常 | 写作的日子里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021天

一天一天

埋头写

浑然忘我

久未见面的朋友难得相聚,聊起最近他写作得少了,原因有三:

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没有达成自己的要求。

觉得碎片化,没有完整的思考。

没有人看。

我笑说你是来骗我的赞美的,明明写得那么优秀的人,居然也有这样的烦恼。

是的,这几年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很优秀的小伙伴,每次和他们交流思维上的成长,都离不开“最近写得怎么样”这个话题。

我分享自己在每一天写作的坚持中,拥有的收获,觉得在这样的交流中,自己也有了新的一些感悟。

【写,而不计较收获】

做一件事情最好的状态,不是总想着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得到什么——这句话看似清晰,但真正理解起来不太好理解。但写作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做事最好的状态。

以这样单纯的心思,专注在这件事情上时,整个人都变得非常简单,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只是一门心思去做这件事情,每天都去做这件事,有点像是匠人,只是专注在雕琢自己的技艺上,真正心无旁骛。

这样的单纯,让我内心很宁静。

【如同珍珠般的碎片】

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写作,不一定写得出好的东西,每天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底线只是不抱怨,不记录负面的事情。有时候能够写出让自己都觉得感动的文章,回头去看,觉得那根本不是自己写的。更多的时候只是漫无目的写。

很碎片,但是有一点想法,就梳理一点,点滴积累,逐渐形成某些东西,在和人聊天时会发现,哦,有些概念是自己深思过的,就会觉得很有东西可以碰撞,这是让人欣喜的时刻。

真正的庞大,都是这些微小的碎片所积累,总有一天,会形成一套完整的,清晰的见解。

【写作,帮助自己看清自己】

如果不写,很多念头就会流失在日常里,不会去深究,也就达不成一定的深度,大脑里始终各种概念不明在打架,烦恼时也抓不住自己到底烦恼什么。

写了很多关于自我的念头,那些念头泛起,冒泡,落下,消失,但有了文字的梳理,我抓住了这些念头,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念头,看见它们的缘起,发展,接纳它们,最终得到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

这样的自我对话,需要文字清晰呈现,是一种,自我陪伴,或自我救赎。

【自我聆听】

提到这个,可能有人会认为纯属自嗨,但当能够通过文字自我对话,自我陪伴时,人会有一种“被看见”的安慰感——即使是来源于自己,也能够很好地疗愈自己内在的孤独。

享受孤独,源于这一份陪伴,能让内在的自我安住,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能够很好地和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需要接纳自我,而且接纳自己的所有。

【余】

于是,仅仅是做这件事情就足够让人满溢着幸福了,除此之外,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思维的盛宴,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