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字我们爱写日记美食

鱼糕:至鲜至美的家乡味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6人  子归啼

2018.12.28  周五  晴

深圳又要降温了,下班的时候六点半,天已经完全黑了。我沿着走了500多遍的绿化车道,跟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向公交站台走去,手机里却是放着最近没打卡的《风味人间》。因为足够熟悉,我能一边瞄几眼视频,一边过马路,转弯,避过凸起的砖头和长出地面盘根错节的树根。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学我,因为这样很容易出交通事故的!

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看下去,是因为看到了视频里出现了我们家乡的名字——荆州公安,那个三袁故里的公安,那个刘备关羽经过的公安,那个家家户户过节吃鱼糕,天天过早吃锅盔的公安。

鱼糕:至鲜至美的家乡味

视频里面是为了多角度的表达各地家常的美味,留给鱼糕的画面并不多。但却勾起了我对于鱼糕最深最鲜活的回忆。

在我家乡,无论办喜事办丧事,只要是亲朋好友能聚集起来吃喝的,就少不了鱼糕。要么炖在火锅汤里提鲜,等煮热之后,鱼糕就吸收了汤汁的鲜美,吃起来又嫩滑又入味。要么用大火蒸熟,出锅后浇上黄花菜木耳肉丝做成的浇头,撒上葱花。可谓是青黄黑白喜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鱼糕:至鲜至美的家乡味

在我们家乡,会做鱼糕被认为是大厨的入门功夫。我妈虽然不是大厨,但她跟大厨专门学过做鱼糕的工艺。其实我小时候对鱼糕并不感冒,因为老是会咬到肥肉。可能是那时候工艺不过关,也可能是做武汉的人偷懒耍滑,没有将肥肉完全磨成肉糜。妈妈为了让小时候挑食的我能够记住鱼糕的鲜味,就自己开始打糕。“这可是从楚国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做法,人家皇帝都吃过的呢!”

是呀,都是黎民百姓为了供养主子们刁钻的胃,又想尝鱼肉的鲜,又不想拨拉埋在鱼肉里面的刺!

这也是鱼糕的精髓所在。我们家里做鱼糕,都是选每年十一月份立秋之后,鱼肉肥妹的时候。村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们从堰塘抽干水,然后统一收网捞鱼。多的卖掉,留下十几条都会杀掉,做鱼糕,鱼块,鱼干。所以那段时间,我爸妈都是从早忙到晚。

做鱼糕的鱼肉会被送到镇里的加工厂磨成鱼肉浆。再拿回来时,我就只能看到一坨白花花Q弹Q弹的肉了。因为天气已经比较冷了,放在室温下一时半会也不会坏。但是最好还是趁着刚磨出来的鱼肉还很鲜,加进别的调料。一般,我妈妈会放盐,姜末,蒜末,葱白末,淀粉。有的也会加点蔬菜粒,可能觉得蛋白质含量太多了,怕肠道消化不好吧!

其实没有特殊的秘诀,就是纯自然的食材充分的混合,这里是最花力气的。我妈一双大手在盆子里像打太极似的画圈️圈,我呢,会在旁边看着。她要擦个汗或者加点儿盐,都是我来帮忙。

混合好了就上锅大火蒸咯,我爸是那个烧柴火的人。我爸挺有意思的,因为烧柴火要坐在灶边上,温暖的煻火很快就会催生爸爸身上的瞌睡虫。一旦发现脸上不暖和了,爸爸就自觉地醒了,往里面送柴草!不然,妈妈说的“汽”上不来,蒸出来的糕不好吃,肯定是要找爸爸麻烦的。

蒸个15分钟,鱼糕基本成型,我妈会用刷子刷上一层鸡蛋黄。蛋黄逐渐凝固,就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外衣。此时的鱼糕是一大块整体,综合了小葱的清香,姜蒜的辛香,鱼肉的鲜香和肥肉蛋黄的脂香。一丝丝的咸味如同点睛之笔,不多不少,本本分分。增之一毫则咸,入口就早于鲜味占据味蕾;减之一毫则淡,鲜味好似没达到火候。

我不知道古人是为何想到在鱼糕表面在刷一层黄外衣的,因为在我看来。鱼糕蒸熟就可以吃啦。可能是古人为了附和皇帝的幸运色吧!整块的鱼糕可不能这么凉着,一般会切成10左右宽的长条,等凉透了再用保鲜膜裹起来放冰箱。也有像鱼干豆腐干一样放在阴凉干燥处的。等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就好啦!

鱼糕:至鲜至美的家乡味

我现在也想吃了,以至于跟好闺蜜和妈妈都说了。虽然网上可以买到,但我始终坚信:最美好的食物都是带不走的。哈哈,只有一个月就可以回家啦,为了不辱没家乡那一份鲜美,等待30天也是值得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