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
有人说,北京的雾霾,是一批人青春的灰烬。我觉得这样说过于悲壮。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仿佛北漂就是一场集体自杀行为一样。
我更喜欢这样比喻,说北京就是一颗中年人心脏,吸收着周围缺氧的静脉血,加工后赋予他们各种营养,并把他们射向天涯海角。
而雾霾呢,就是化学反应的代谢产物吧。
初来北京的第一次,还是三岁时我妈带着我来看升国旗。
三岁能有什么记忆呢,我只记得四五点钟开往天安门广场路上的大巴车起火了,远远看着大巴残骸被炸上了天,这可比五星红旗要难得一见多了。
而且更壮观。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而我因为新买的玩具还在车上,嚎啕大哭,之后并为此伤心了好久。
而一起同行的另一个小朋友,当时手里正在玩她的玩具,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那些玩具变成那场灾难的纪念品。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在乎看不看什么升国旗,我只想要我的玩具,而我妈并不在乎她给我买的玩具,她只想第一时间把我抱出去。
第二次来北京,是研究生推免复试。
出了高铁站倒地铁2号线,出站后发现并没有电梯,而我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里面有我的课本,还有一台老式的笔记本电脑。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不用说你们也知道学医的课本有多厚,一本书轮起来可以防身的那种。
地铁站里贴着旧时的那种绿色瓷砖,台阶感觉和我小学教学楼里的那种差不多。空气很闷,就像待在一个地下游泳池里一样。
第一次体会到拾级而上这个成语的实际含义,真的是一口气一个台阶,不能再多了。
心想大都市就是这样的啊,我感觉自己胸痛乏力呼吸困难,快要溺水而亡就是这种感觉吧。
我只希望我撒手的时候,行李箱不要砸倒无辜的路人,不然我在书本上学到的心肺复苏技术就要付诸实践了。
终于出了地铁站,嗯,空气居然还挺新鲜。
赶往小旅店的路上还是下午,打量着这个我差点丧命的城市。
路人穿得很素,并不像美剧中繁华的都市那样街上遍地都是摩登的潮流人士,也没有我后来在上海街上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打扮精致的小姐姐。
现在的我要插播一句,收回刚才那段话,夜晚的北京其实很大城市,典型的北方城市,连万家灯火都透露着皇家大气。又有种哥谭镇般的鬼魅,只是谁敢在这里犯罪呢,呵呵。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返回我去小旅店的那段,订了两三百一晚的连锁旅店,当时觉得已经很贵了。毕竟这个价钱在二线城市能订到不错的房间。
现实是一张破旧的房卡,需要使劲撞击才能关紧的门,没有独立卫浴,和一个没有灯罩的白炽灯圈。
晚上出去吃了一碗西红柿拌面,那是我第一次吃将近30元一碗的面,心想,如果面试失败,我每年光吃饭就能省好多钱呢。
后来的我慢慢习惯了喝二十多元一杯的奶茶,偶尔小资之下也会去咖啡店喝三四十元一杯的咖啡。因为是自己挣的钱,花起来也心安理得。
顺便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一线生活,仿佛老子就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喝下午茶的人。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反正也买不起房子,就花钱买个开心吧。
现在的我,在寸土寸金的二环内,皇城根下,东交民巷中的一个学生宿舍,每天过着医院最底层的打工生活。
十张床的屋子,走路都需要侧身。
我们医院小小的,四四方方,五分钟就能走个对角线,前身是德国医院。
都说下雪的故宫会变身紫禁城,而我们这里一下雪仿佛变成了德国监狱,哈哈哈。
周围看似其貌不扬,其实那些门关的紧紧的旧房子都是法国,比利时等旧使馆。我等平民只有在外围看房顶的权利。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
晚上散步的时候经常会路过圣弥额尔教堂,很少见它开门,每次路过都会不自主得在脑海里播放周董的夜的第七章和以父之名。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我喜欢尖尖房顶的房子,大概在中国大部分房子都是平顶的,让人乏味。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夜幕下的十字架顶,有种向上天发问的意味。
在医院里看淡了生死,只想每天都过得健康快乐一点。很累的时候想要逃离,去陪在父母身边。
心里有种潜意识,早晚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
我喜欢在宽大的长安街上骑自行车,尤其是晚上,这里的自行车道有两三个车道那么宽,感觉骑着骑着就能起飞了。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喜欢798的文艺,喜欢没事儿去打卡各种网红博物馆,喜欢去看话剧听音乐会,喜欢偶尔去清吧坐坐。喜欢这里古典文化的浸润,也喜欢这里年轻的娱乐活动。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这一切在北京都是唾手可得。
但是我过得挺累的,有种拿命在换精神鸦片的感觉。疯狂地工作,疯狂地娱乐。拼命地找归属感。
但有种无法言说的累。都说成年人都是默默地崩溃。我的奔溃是躲在值班室里默默掉眼泪开始。
如果有一天有离开北京,我会很想念这里的一切。爱过,痛过,潇洒过,迷茫过。
嗯,不后悔来过。
穿梭于北京的三百六十度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