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大学生活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大学可不止吃喝玩乐--高阶文艺少女养成记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306人  Dailei

文/亦语
大学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好可以好的没边,差可以差的不可思议!

01

D同学觉得我的生活有点丰富,想让我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简单说来,大二下到大四上,我的周末都被双学位充斥着,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赶地铁去长江另一边的某所大学上文学课。

周一到周五会有一天举办人文讲座,接待了30多位学术巨擘。闲暇之余我的生活看上去也比较滋润,比如去年去了五个城市,看了十场演出,阅读了五十四本书籍,看了七十二场电影。

2017年的医学专业课程非常满,在密密麻麻的专业课,考试,见习,科研中,完成上述这些事情其实并不容易。所以到年底写总结时,我也被惊讶到。但这些小成就都是一步步积累来的,做到“1”平平无奇,365个稀松平常的“1”加起来,才让这份年度总结有点惊艳。

清明上河园

02

a.双学位—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和D同学一样,我也是八年制医学生,八年制专业只要不淘汰便可以在八年结束顺利拿到医学博士毕业证。专业内优秀的同学很多,大概有十几个人都修了双学位,英语翻译,心理学,法学,但是全校就我一个人修了两年的汉语言文学。因为相对前者而言,后者实在不能让医学生或工科生就业时履历表锦上添花。

但正因为没有这种功利性的目标,这两年我的双学位课上得很幸福。每到周五晚上,我便怀着期待入眠,第二天早早起床盛装打扮一番,像朝圣般赶去十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D同学提过签约作者、写作变现的问题。我很赞同D的一种观点:赚钱是好事,但你要做能让你能力增值的事情来赚钱。比如用稿费来改善下生活,就是很棒的事情。

大一时我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稿费一般千字一百,供日常买书有余。前不久参加一个全国征文比赛拿了千元奖金,并有人民日报社加盖公章的证书。曾经也有公司提出签约,但我因课业繁忙拒绝了。医学生的生活并不比普通的大学生活,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少,仅剩的那些小小自由度我想用来充实自己。

写文的路上见过不少有趣的现象:

我这么努力学习与阅读,大概就是害怕自己也成为这种满身戾气的人。

b.人文讲座—与作家余华、译者林少华、编剧王斌、各学科学者对话

接下来我想说一件颇让我引以为豪的事情—人文讲座。国内部分大学会有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我校基地每年会请很多国内大家驻校举办人文讲座。

大一大二时我就喜欢游荡在这座城市的各大高校、图书馆中听讲座,其中大多数是文学相关,我见到了从小学课本中走出来的作家肖复兴、见到了中学时代抄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作者郑愁予老先生,见到野夫从《乡关何处》、《1980年代的爱情》中走出来,见到《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见到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家邓晓芒,见到还没靠《十三邀》被吐槽的行游作家许知远,见到写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诗人李元胜(外国文学史老师还把这位老友带到我们的课堂上给我们开了小灶)……

余华讲座

每每这种时候,我便慨叹大学生活的好,把从前的遥不可及的人缩小到了同一空间,作家从你从前捧着的书中走出来,直接与你对话。他们给你讲游离于文本的故事,讲灵感的迸发,讲写作的艰难,也讲个人的人生感悟。

大三大四我在学校人文基地做了两年学生助管,担任医学院这边人文讲座学生负责人。很感谢这份学生工作,让我得到了更多和大师们接触的机会。我参与承办了约三十场人文讲座,有作家,有评论家,心理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诗人,音乐家,编剧,外交家,戏剧表演艺术家……接待这些老师的过程中,我发现越是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越是谦卑有礼,极具个人魅力。

这些讲座有的是我熟悉的领域,也有些很生疏,但是对待知识,我始终心怀敬畏。人一生不可能穷尽所有领域,但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领域往往能为你多打开一扇思维的窗。进步的前提是永远保持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心态,不故步自封,不自以为是。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c.五十四本书籍—在故事里体验多种人生

阅读是当下被炒的很热的一个话题,网上不少文章写一周阅读完十本书,一年阅读完两百本,或是大学阅读完一千多本书。阅读这个很内敛很私人的话题变成了用来标榜自己的工具,让一部分人自得,也让一部分人焦虑。大一时我也立志要成为要像《中国合伙人》里的成东青一样,大学读完八百本书,但我阅读速度比较慢,并且喜欢用大块时间来读书,一年两百本对我来说实在很困难。

后来经实践证明,一年大概能读完五十几本。我的阅读面相对来说较窄,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时间管理与金融理财方面主要是靠D同学给我授课。我们俩这方面倒是很互补。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我是信的。读书不仅可以改变容貌与气质,还能守住爱情与友谊。都说七年之痒,说爱情的三个月蜜恋魔咒,好像再怎么有趣的人,都会因为时间长了而被厌倦。但只要你永远在保持成长,接受新的思想,你便永远是一个新鲜的你,爱又怎么会变的乏味呢?

我们总是在讲“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无一。”有趣的灵魂已寥寥,能永葆有趣者更是凤毛麟角。否则,世上怎么就一对王小波与李银河。

阅读过的书籍

d.十场演出、五座城市—是逃离,也是沉沦

我从小喜听黄梅,后因讲座影响又开始听昆曲、汉剧。传统戏曲类演出票价都很亲民,我常拉着D同学陪我一起去剧院。后来和D同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选了西洋歌剧欣赏的公选课,老师带着我们看了《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经典歌剧,艺术的热情穿透屏幕,让我们俩深感震撼,自此我们开始走上了频繁约演出的贫穷之路,审美也由此大大提升。

除了阅读、看演出,旅游也是调剂生活的一种选择。相对来说,后者的限制比前者大很多,需要时间和金钱做保障。因为去年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好几次感觉自己心态已经不太平稳时,我便渴求换一种环境,于是前前后后跑了兰州、西宁、天津、长沙、信阳五座城市,其中前三场都是只身前往。面对陌生的街道与人群,心反倒感到安宁。不管是世俗烟火,还是千岩竞秀,都让人欣喜享受。

兰州青海之旅

最后,一个永远的爱人—D同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