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之中的宝藏
很多人,不能理解“接受”,这个词概念化。包括40多岁知识份子,公职人员等。大都感叹“真的无法理解什么叫接受”。
有的把“接受”当成“放任”“不管了”。有的把“接受”当成“认同”“赞同”“一致”了。例如小宝不写作业,家长接受了,就听之任之了。又例如夫妻吵架,各争一端,一方接受,就意味着妥协,屈从了。明明是缺点,是错误,接受了,不就代表跟错,纵错,一起错了吗?你看见脏乱差的环境,“接受”就意味视而不见?
有的口是心非,大放阙词,已“接受”,其实内心很排斥。遇火即燃似,一遇到刺激,敏感,就斤斤计较,或厌恶备至,想立即大快人心而除之。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考差了,或者顽皮惹事了,或不听话,或表现不象大多孩子,例如自闭,智障等,而感慨:自己孩子令自己丢脸。
有个女士,脚踩几只船,她还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为何那个完美男神,任凭自己苦苦寻觅而不得。众男友,各有各的不足,跟谁都会遗憾。
很多人抱怨原生家庭造成自己如今状态,排斥原生家庭,或逃离,或憎恨。
我们不能忍受对方与自己意见相左,尤其是在乎的人,我们总想改造最在意的人,以顺从自己,或满足自己期待。
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失误,犯错,丢脸。不能允许自己经济,容貌,背景,等不如他人。
对以上皆为不能不愿“接受”。于是痛苦,焦虑,冲突……
怎么理解“接受”呢?
举例,我感冒,或受伤流血了,我首先要接受我的病痛难受,“接受”,不是放纵,不是听任不管,不是认为病痛是对的,而是能理解这感冒,或这伤口引起的不适,然后,带着这不适感,前往医生处求治。我们见到医生,并不会期待见过医生,服下药,包扎了伤口后不适感马上就消除了。我们能理解治愈有个过程。我们大多不会天天抓住这不适感不放,不会因此而辞工,或怠惰于生活。
柏拉图曾问苏:什么是婚姻?
苏带着柏来到麦地:你不回头地穿过麦地,择一穗你认为最大的,带回来见我。
柏择了根,自认为最大的,沿途再不去比较,带了回来。
苏对柏说:这就是婚姻。当你懂得接受自己的选择,不再比较,不再怨悔,接受自己正拥有,并珍惜它,这种感觉,就是婚姻。
苏娶了全城出名泼妇,而育娃共同生活一辈子,也没闹个离婚或出轨绯闻,我想,他深谙“接受”的意义与技术,所以才能相守一生。
武志红谈及爱情。也说真爱是关系发展到了第三阶,“1+1>2”,即接受原本真实的对方,理解对方有着与己不同的成长历程,放下自己的塑造的理想对象。
爱迪生也特别能运用“接受”技术,所以才能成为大发明家。他做灯丝实验,失败了2000多次,找了2000多种材料,都实验失败了。甚至有人嘲笑他:你还算发明家吗?名符其实的失败专业户呀!可是爱迪生回答:你看见了失败,我却能接受这些事实,我看见了2000多次成功实验,证明了这些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坦然“接受”自己的努力过程,是多么有份量的自爱自尊表达呀!
鲁迅也会“接受”术,“当敌人打了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赏给他打”,且看他多嚣张!
“接受”他人之过,佛门叫看破不说破。常言闲谈莫论人非。
“接受”痛苦与逆境,励志片叫迎难而上。
“接受”当下,特别是种种你不喜欢的工作,人群,责任等,鸡汤文叫既来之则安之。
“接受”自己,亦如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悦纳自己,心理技术叫自我认同,自我协调。
成长性思维的基础,即“接受”,“接受”意味着你愿意去了解,而改变是在了解之上的再造,唯有“了解”之后的“改变”,才是质的飞跃,是心悦的臣服。
一行禅师:全然接受,了解,即爱。
陈老师语录:进步与成功,从洞见“接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