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北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的无奈和荒唐
“澶渊之盟” 是公元 1005 年北宋与辽订立的盟约12。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1:辽国方面:契丹人崛起于唐末五代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 907 年建立契丹政权,916 年始建年号,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于 947 年改国号为大辽。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将北方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这使得中原政权失去了防守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辽国的军事优势更加明显,也更有资本对北宋边境进行侵扰。
北宋方面:宋朝建立后,宋太宗赵匡义曾多次发动北伐,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辽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多次南下攻击北宋边境,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订立过程1:战争局势推动:1004 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辽国太后萧绰和皇帝耶律隆绪带兵御驾亲征,南下攻宋。辽军进入北宋境内,攻破宋军守备的德清军、通利军等,俘虏了宋将王先知和王继忠,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宋真宗急召群臣商议对策,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和签枢密院事陈尧叟为代表的主迁派建议真宗迁都南京或成都,宰相寇准则力排众议,请求宋真宗御驾亲征。
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后,登上北城楼鼓舞士气,宋军士气大振。辽国大将萧挞凛率游骑进攻澶州,被宋将张环以床子弩射杀,辽军士气大挫。萧太后听闻主将战死,痛苦不已,辍朝五日。辽军因深入北宋境内,又没有攻陷澶州,担心腹背受敌,便听取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向宋真宗议和。
和谈与签约:宋真宗本就不想与辽国开战,得知辽使来意后,当即派人回信表示愿意同辽国议和。寇准虽认为此时是击败辽军的好机会,但真宗畏敌如虎,群臣也想早日结束战争,寇准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议和。真宗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议和,寇准对曹利用表示,谈判的岁币不能超过 30 万,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盟约内容1:政治关系:宋辽两国约定为兄弟之国,宋真宗年长为兄,辽圣宗年幼为弟。边界划分:宋辽两国以白沟河划定为界,不得在边境地区修筑城池堡垒。经济往来:北宋每年向辽国输送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共计 30 万两,称为岁币,约定每年在雄州交付。贸易互市:双方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互市。
影响1:积极方面:和平稳定:结束了宋辽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局势,此后两国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创造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为两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北宋节省了大量的军事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民众过量徭役。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进行贸易互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陆续传往辽国,辽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也进入北宋,丰富了双方的物资。文化交流:两国之间的交流深入民间,大量的汉人进入辽国境内,带来了先进技术与大量的资源,推动了辽国社会体制的改变。同时,辽国的文化也对北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双方在经济文化上不断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消极方面:军事懈怠:盟约的签订使北宋的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低下,致使后期仅有西军可用。而且北宋群臣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加懈怠,为后来的外患埋下了隐患。岁币负担:北宋每年需要向辽国输送岁币,虽然从经济角度看,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的 1%,但对于北宋来说仍然是一项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北宋的尊严。
宋真宗赵恒(968 年 12 月 23 日-1022 年 3 月 23 日)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早年经历:宋真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
政治作为:澶渊之盟:这是宋真宗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1004 年,辽国举兵南下,直逼北宋澶州城。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御驾亲征,抵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后辽军主将萧挞凛被宋军射杀,辽军士气受挫,加上深入北宋境内担心腹背受敌,于是提出议和1。宋真宗本就不想与辽国开战,便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议和,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订立澶渊之盟。此盟约规定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向辽国输送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并且在边境开设榷场进行贸易互市1。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局势,为两国带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但也有观点认为北宋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宋的军事发展1。经济与文化:宋真宗统治时期,北宋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同时,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所推动,例如大力支持科举制度,选拔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封禅闹剧:宋真宗为了粉饰太平、宣扬自己的统治功绩,进行了泰山封禅。然而,他的功绩与之前进行封禅的秦始皇、汉武帝等相比并不突出,这一行为被后世认为是降低了泰山封禅的标准,也成为泰山封禅的 “终结者”。文学贡献:宋真宗留下了一些文学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劝学诗》,诗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句子广为流传,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言,宋真宗在北宋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澶渊之盟对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后期的一些行为也引发了争议。
澶渊之盟是发生在公元1005年,北宋与辽国政权之间的大事。
宋太宗赵光义,数次北伐,最后都无功而返,甚至自己还被流失所伤,最终亡于箭疮复发。
而他的儿子也在其父亲腥风血雨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最终老大、老二都早早夭折。所以阴差阳错的三子,赵恒继位。
当然也还是有吕相的力挺。
这位长在深宫中的太平皇子,当然没有经历过父辈们腥风血雨的斗争,甚至还有些书生气,也好逸恶劳,没有太多的开拓精神,只想养尊处优,安详太平。
所以,1005年,幸好还有宰相寇准力挺主战,否则当时的当朝投降派,早就建议离开开封这个四战之地,去金陵或者西蜀去苟且偷生。那么不要等到1127年金朝的靖康之难,早在这122年前就已经痛失北国河山!
历史,总是充满变数与无奈。胜败甚至就是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的事情。
山河常在,家国破碎,百姓流离,生灵涂炭……
在寇准的力主下,宋真宗赵恒勉强跟着去了黄河边的濮阳城,于辽军对峙,鼓励三军士气,最终靠着床弩重创辽军大将,折损其锐气,又因为北方很多城池还在宋军的掌控之中,所以孤军深入的辽兵也未敢轻进。
于是在这进退两难之际,宋真宗听说辽军可以议和,所以澶渊之盟就此出现。30万的岁币,确实跟3000万的军备比起来是1比100的差距,然而经此一役,北宋的文恬武嬉,怯战乞降的真实面貌却暴露无疑……
正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司徒的故事中,孔明说到:“一个断脊之犬,安敢在我军面前狺狺狂吠!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
是啊,断脊之犬,狺狺狂吠!只可以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还哪里有资格去妄称天数?
宋真宗,从澶渊之盟开始,就已经成了北宋一朝的断脊之犬。而之后他却脑洞大开的,靠自编自导自演的受命于天,封禅泰山的闹剧,最终只可贻笑于天下,成为后世的笑柄!
但,那一句脍炙人口的经典话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却是出于宋真宗赵恒之口,也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力 2024年9月25日 甲辰年八月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