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

成人世界如何坚持有效学习

2020-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淡淡丹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写道:“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习得某一项技能,我门可能会迎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对此感触最深的可能是曾经对于PPT的技能学习,最初并不清楚word可以直接转PPT,也不清楚原来大段文字的排版可以通过某些快捷方式1分钟搞定,每次遇到这样的工作,总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复制粘贴,排版调整。等get这些小技巧之后,真的会大大缩短整体的制作时间。

来自网络

1.

关于学习,孙圈圈在《请停止无效努力》这本书中提供了不少可供参考执行的方式方法。

想要坚持有效地快乐学习,无外乎三点,喜欢,擅长,有价值。

喜欢才会行动,才能长期坚持。擅长或者说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人能够长期面对没有一丝希望的失败,我们总需要一些小小的进步,成就来告诉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成年人不像小朋友,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大家会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判断,只有我们认为这种学习能够为我们带来价值,能够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才会付诸行动。

因此,我们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需要遵循四个原则:有用,匹配,参与和应用。

有用: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有用的,可能是提升我的工作技能,可能是增强我的生活品质,也可能是让我的心态更好,身体更棒。

匹配:根据以有的经验,学习的内容既不会太深奥难以理解,也不会太浅显觉得乏味。

参与:我们不再喜欢说教式的学习,更倾向于参与感和认同感。

应用:学习的内容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2.

我是如此庆幸自己是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我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成本是如此之低。只需要打开搜索引擎,我们就能获得海量的信息。

所以,有人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从三月开始阅读,到现在已经完成了31本书了,但是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我们往往发现,我们学习的东西越多,未知的东西只会更多。

如果用一个圆来代表我们已知的知识,圆外是未知的世界,我们习得的越多,圆就越大,周长越大,我们接触的未知的边界就越大。

所以,只顾埋头赶路的人最后会发现,一直在不停歇的学习,却越来越焦虑,信息过载,面对的未知更多,导致我们吸收的只是无数零散割裂的知识点,一旦遇到问题,依然无法有效调取信息去解决问题。

这个时代,我们不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更多知识之间的联系。

《思维不设限》中就有提及,打破思维的壁垒,跨领域,跨文化,寻找其间的交叉点往往能够迸发出极富创意的点子。

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零散分裂的信息呢?

解决方案就是:建立知识体系。

3.

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有三要素: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1.明确自己的学习背景

请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领域?将来它可以如何应用?与我现有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理清与个人目标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才能建立起框架。

2.通过各种渠道建立架构

了解学习的内容是属于哪个领域,然后从从专家,专业网站和经典书三个方面寻找该领域的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慢慢梳理分类,进行框架的搭建。

3.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框架

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已有的经验均有差异,因此知识结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4.填充内容

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在手机里,可以利用现在的笔记类的app,当天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定期回顾整理。

5.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关联

第一种,每看到一个知识,可以思考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应用于什么场景,哪个领域。

第二种,遇到任何问题,去你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思考哪些知识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长此以往,我们会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游刃有余,能够更加灵活地区解决不同的问题,也能更好地将不同的信息联系起来。

无论如何,学习都是一件值得坚持的小事,哪怕每天只了解一个新的概念,看一段文字,听1分钟的音频,日积月累,你也会看到坚持的奇迹。

所以,在引起质变之前,我们注定要忍受漫长而又枯燥的量变积累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好像每天阅读,学习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比别人多获得写什么。

但是,当我们坚持到拐点,你会享受到那些半途而废的人失之交臂的复利效应,那以后你才会与更少的人分享更多的资源,那以后才是真正体会的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酣畅淋漓!


愿有一方天地,盛满人世清欢,期待与你相遇。

微信公众号:淡淡丹的小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