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白马

最近生活太忙碌,收入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并没有之前那么快乐,剩下的更多是疲惫。
习惯把幸福当做是未来的事,等我实现了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这样一来,就将幸福生活推向未来~某个遥远的时间点,只有在那以后,幸福生活才有开始的可能,对于当下来说,幸福就成了遥远的地平线。
最近看到了赵汀阳老师的《论可能生活》,虽然只是看了叔的大概,但被这位哲学家的幸福观所触动。
大多数人一聊到幸福,先想到的肯定都是吃好的,喝好的,买名牌包,买好车买,大房子。但这并不是幸福,只是欲望而已。
人的欲望会膨胀,想要获得同样的快乐就必须满足越来越多的欲望,最终欲望注定落空,欲望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生命就是一场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痛苦,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就无聊,于是,人生就像摆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怎样才是哲学家眼中的幸福呢?赵汀阳给出了一个幸福公理:“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主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
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给你钱,你也很乐意去做,不做不甘心,而且你做这件事情的结果,还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创造性行动,就会带来幸福。
在这里,自由=创造性=幸福。
当然,我也不能够完全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我感受到了,人生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欲望,那幸福这件事情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的机会,除了赚钱,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一点,有时间了,多锻炼,做一些公益,多帮助身边的人。我想从这方面去改善自己,应该会获得更多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