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女的爱情
在《伊豆的舞女》一文中“我”是独自旅行到伊豆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旅行途中“我”遇见了来自大岛的舞女熏子和她的家人,跟着他们“我”完成了剩下的旅行。整篇小说是围绕着“我”跟熏子之间的感情为主线展开的,作者借“我”之口淡淡的描述了整个故事。虽然文章内容字数不多,却让人无比感慨。
在我看来,“我”对熏子并不是爱情,所谓的感情也只是一种单纯的爱慕,而熏子对“我”则是动了真的感情,“我”是属于她的爱情。
“我”认识熏子时已经20岁,虽然是第一高等中学的学生,世人眼中的精英,但是因为从小失去父母独自长大,所以“我”这个人物本身带着一种孤寂、哀怨的色彩。而熏子当时只有14岁,跟着哥哥以卖艺为生,虽然在世人眼里艺人是低贱的职业,但是由于哥哥妈妈的保护,熏子始终拥有着一份单纯、美好。
“我”这个人物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跟熏子是没有结果的,虽然“我”在旅行中对遇见的底层人民非常友好,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跟熏子在一起,是不可能会被社会舆论所允许的,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从文章里好几个地方都可以察觉到。
第一次是在“我”跟熏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面的小茶馆时,老奶奶对“我”跟熏子及其家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老奶奶看见“我”的学生装扮亲切的称呼“我”为少爷,并拉“我”进房间喝茶取暖,然后在“我”向她提及熏子他们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艺人们的轻蔑。第二次是在旅行途中,很多村庄入口都有一个“不允许乞讨艺人经过”的标识牌,熏子他们要到达目的地都要避开这些村子绕很长的一段路。第三次是“我”准备邀请熏子哥哥荣吉吃饭时,被旅馆女佣劝阻“这种人不值得您为他花钱。”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了当时普通百姓对艺人们的态度,所以可以想象如果“我”真的爱上了熏子,这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除了社会舆论,熏子的哥哥和妈妈也很清楚这一点。
在到达一处目的地时,“我”原本打算跟艺人们住在一起,却被哥哥荣吉带到了另一家更好的旅馆,问及原因,他对“我”说:“您不应该住在这种地方。”妈妈四十多岁了,她虽然不是熏子的亲生母亲,但是一直都很保护熏子。她也很清楚的明白熏子跟“我”之间的鸿沟,所以最后在“我”离开之前的那天晚上,“我”邀请他们看电影,当所有人都有事不能去只剩下熏子一个人时,妈妈坚决不允许熏子跟着“我”去看电影。
最开始我不懂为什么妈妈不在熏子情窦初开喜欢上“我”时站出来阻止熏子,但是读过好几遍后,我觉得这是妈妈对熏子的一种保护,妈妈虽然在最开始没有阻止,但这并不代表妈妈允许熏子跟“我”有实质性的进展。妈妈说:“人年轻的时候可以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在她看来,“我”就是属于熏子的那段美好回忆,所以她允许熏子喜欢我,但是不能有任何实质性发展。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因素累积起来,导致“我”不可能也不敢去喜欢熏子。我甚至觉得“我”的离开是因为“我”察觉到再不离开我就要真的喜欢上熏子了,所以“我”才会那样义无反顾没有任何犹豫的坐上回东京的船。
而对于熏子来说,这一切就很简单了,熏子虽然知道艺人是不被普通百姓欢迎的,但是她对她跟“我”之间的鸿沟并没有“我”,哥哥荣吉和妈妈那样清楚。跟“我们”相比,她就是一个单纯的小孩儿。在“我”面前她会羞涩,会说不出话,她从不掩饰对“我”的好,对“我”的喜欢、崇拜。她毫不做作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喜欢。这样的一个舞女,怎能不让人喜欢?
最后,小船开走了,船上载着她心爱的人,她站在岸边挥舞着白色的手绢,不知道今生还会不会与他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