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听书笔记《大女生》
最近,我收听了天下女人研习社杨澜主讲的《大女生》一书。这本书也是杨澜撰写的。
我觉得内容不错,很励志就整理了出来,供读者们参考。
为什么用“女生”来形容女人呢?那是因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我们都可以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探索,用新鲜的视角来发现美好、发现意义、发现自己的可能性。我们更可以用女生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只要保持生命的成长性,就保持着年轻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你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有坚定的自我认同,敢于表达真实的愿望,勇于探索未知,无俱偏见与流言,善于学习和成长,你就是个大女生。
在成为大女生之前,都有小女生的样子,想要很多的爱和陪伴,在困境面前会向外寻求帮助、慰藉和拯救。而经历终究会让我们回归内求于心的状态,放下焦虑和不安,认真地去思考:究竟我是谁,要成为谁,该怎样选择与谁同行。
1
开篇,杨澜通过自己的经历,讲述了“我是谁”这个问题。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开始,追求一个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专注的状态,就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感就是私人空间带给她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地方,与自己相处可以逃避面对自己的所有困惑。
杨澜在文中引用伍尔夫的名句: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作品中写道,“在这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她不需要怨恨任何人,因为任何人都伤害不了她;她也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因为别人什么也给不了她。” 伍尔夫还在《达洛维夫人》书中写到“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没有答案的人生”。
所以,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不被搅扰,不体察别人的感受,在这间朴素的小房间里,慢慢搭建自己的心灵世界。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一旦有了自我谁知,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价值感。
2
杨澜给出:一个女孩能走多远,是由梦想决定的。或者说是“野心”,要有“不服输”“不妥协”的韧劲。
“野心”是什么?是“不可驯服或离经叛道之心,不安本分,对权势、名利有过分的贪欲”。“本分”与“野心”的共别是什么?社会对男女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如果一位男性做了同样的事,人们称赞他有“雄心壮志”,这颗心是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当一个女人提出同样的愿望时,她却被认为是有“野心”和“企图心”的。
最后,杨澜给出:女人有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女性应该被允许去畅想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应该被允许尝试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应该被允许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被允许为梦想犯错,甚至一败涂地。
杨澜希望的是,把“雄心勃勃”这人褒义词会被改作“理想远大”,而不专为男性所有。如果一位女性立志成为CEO、董事长、省长、部长乃至国家元首,不再会被周围的人视作“野心太大”,而是会受到肯定和鼓励,理所当然地说,“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3
柏拉图讲过一个寓言,说在很早的时候,人都是双性人,身体像一个圆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所以每个人都竭力要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于是,曾经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那就是:在找到另一半之前,我们都是不完整的。不过,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严丝合缝的另一半的概率,即使不是零,也高不到哪儿去吧?这种对“浪漫爱情”的幻想,反而造成了与现实巨大的落差。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而完整的,两个人之所以愿意走到一起,是因为彼此懂得和欣赏。一段美好的情感是让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更有机会成就更好的自己。他们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在保持人格独立的同时产生情感的深度联结,进而创造共同的生活。
就像波伏瓦说的,“如果有一天,女人可以用自己的“强”去爱,而不是用自己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的时候,爱情将对她和他一样,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时代已经前进,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已经完全变成个人的选择。不过,婚姻仍然是我们文化中关于承诺的最高表达方式之一。拥有一段长久稳定、相互尊重呵护的情感生活,依然是人生幸福的可靠来源,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好保障。
要做到可持续,自身的健康是底层设计。如果把我们的各种责任和角色担当比作一把伞的骨架,它们能撑起多大一片天空,取决于中间的伞柄,就是我们的承受能力了,身、心、灵都包括在内。一旦自己的身体或情绪出现了亚健康的状况,那么各种“平衡”也就谈不上了。为需要我们做好自我管理。
学会求助,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也很重要,这就像雨伞的撑架,组合成一片遮风挡雨的蔽护。比如不要把丈夫从育儿的责任中推走,好像爸爸不可靠、不自觉,其实他也很想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如果家中有长辈,那也是你人生中的福星,可一定要把他们哄好;孩子本身也能给我们提供支持,只要奠定了温暖亲密、充满爱的亲子关系,你就会慢慢发现,比催促孩子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