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豆蔻年华

2023-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哈尼_hani

路璐:

见信佳。

收到你的来信,感到温暖而兴奋。

从未想过,可以在5G时代收到纸质信笺。

这个时代:获取消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消息的价值越来越小;联络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可以联络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会感到“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细细品读你的来信,越加感到纸短情长、言浅情深。

信中,你回忆了我们一起在水江初中、万航一中的日子,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信中,你第一次详细地讲述你与杜衡的事。年少时,不知道海枯石烂有多漫长,也不知道海誓山盟有多脆弱,童言无忌一般随意许下誓言。

慢慢的,誓言破了,人错过了,遗憾就产生了。

也许,遗感就是长大的副产品吧。

少男少女时的懵懂情感,不论是否修成正果,都是那么令人怀念。再次相见,即使不会红着眼,但也不免心有悸动、微微红脸。

信中,你问我与陈茜的事,就详细的说一下吧。

那是在桂花芳香的时节——国庆节前,我在学校惜时园边上草坪复习,蓦地一抬头看见一个一身白衣、扎着马尾、忽闪着大眼睛的女孩从眼前走过。

女孩玲珑的身形、清秀的面容、活泼的动作瞬间俘获了我的心。

“她真可爱。”我目送着女孩离开,自言自语道。

我不是很有异性缘,也擅长追求女孩,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基本只会和座位前后的女生说上几句话。

我对陈茜的情感源自那一眼,我跟她的缘分源自高二文理分班。如果没有高二文理分班,我虽然会一直关注陈茜,但是肯定不会向她表白,甚至不会同她说上一句话。

也许月老听到了我的祈祷。在高二开学这一天,在我兴奋的激动的目光中,陈茜走进了班级、坐到了我的前排,白衣服、马尾辫、大眼睛,那么熟悉的身影近在咫尺。

我想:“一定是因为我上个月救下了那对被网住的鸳鸯,它们在报答我。”

转过头对同桌的十一哥说:“你今后一定要像我一样,努力地做好事,因为好人总会有好报。”

至今还记得,十一哥当时一脸蒙圈地看着我。

就写到这吧,剩下的下次再跟你说。

祝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张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