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韭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孩子和大人

2019-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不韭以后

关于童年和大人

小孩子和大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给小孩子看童话书、童话片?

童年就是活在童话世界的年代,因为童话里都是美好的。因为对孩子的爱。

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即便成为了怪物也会有王子愿意亲吻。而现实世界里王子只会杀了变成王宝强的公主。所以童话世界的孩子在现实世界里只会被嘲讽、被讥笑、被漫骂到被完全孤立。最后这些孩子们只能用假装自己骗自己的勇敢的支撑,只能找到同类以后互相温暖并坚持梦想。只要梦一天没醒,孩子不会变成大人,童话世界依然坚不可摧。

为什么大人不做梦?不是不想,是已经睡不着了。电影在欣赏的时候是艺术,在制作的时候却是流水线。钱不够就要停工,每个道具、每个场地、每一分钟都需要钱,而钱从来不懂得欣赏艺术,钱只认钱。钱只会奖励能拿结果的人,钱只会惩罚做白日梦的人。

大人害怕失败才不敢做梦,而孩子如果没有了梦会觉得很失败。角度不同,鸡同鸭讲,就产生了分歧。

导演对于群演的标准,不在乎艺术的合理,而在符合要求不添麻烦。可如梦分分钟都在钻研演技。

导演需要一个挨揍的替身,如梦却满心欢喜以为是演白雪公主。

星爷本身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才会那么多次在电影里表达同样的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分歧,大人们觉得很荒诞,可笑是个喜剧,其实在孩子看来一直是场悲剧。

关于成长关键人和梦醒以后

合约男友是成长的关键人。一个装孩子的成年人,混在孩子堆里利用孩子们被认同被温暖被鼓励的需求,获得孩子信任,榨取孩子的资源。

在骗局没有识破前,他们曾给与孩子最好的用户体验,支撑着孩子奋力拼搏。

温暖有多大,伤害就有多深。他们是很可恶,但是只有他们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让正在做梦的孩子从白日梦中醒来。他们是孩子们生命功课中的重要关键人。我相信许多涅槃重生的生命路上都有这样一位类似的关键人。

如梦年纪不小,心理年龄仍处于童年期。怀揣着演员成名的梦支撑着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任凭各种嘲讽讥笑也能问出宇宙毁灭以后是什么的不放弃。直到她看清她最赖以寄托的合约男友的面目后,疼痛使她从梦中醒来。

感恩生命路上的这位关键人吧,他们是来渡你重生的Key person。

而梦醒以后不代表失去童真,很多成年人童心未泯,还是老顽童。梦醒不代表不会再做梦,而是能以自己角度为中心的白日梦进化到以目标为导向以兴趣为动机的梦想家,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计算失败的风险,有能力让梦想成真。(电影里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设。也许没有时间再让如梦演绎出来了。)或者在现实世界里功成名就以后再回到童话世界里圆梦一把。比如李洋

李洋代表的是还保留着童真的成年人,有太多人活成了原本自己最讨厌的人,能在现实世界里藏下这份童心的人不多了。是因为他能体会这份童心的珍贵,所以他也能发现其他人身上的童心。把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到一起,怀着童心的成年人看人看事的角度更通透。

在错误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大概就是这样吧,只有经历过伤痛才会懂的识人,错过以后才能不再错过。

关于知道与不知道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全知道,把所有人当傻瓜。是最可怕的认知状态,危害性也是最大的。这个阶段的人,童年的阴影还影响现在的生活,挺悲剧的。

马老师也是一个活在童话世界里没有长大的孩子,很幸运的在现实世界里的排序不是最低的,德不配位导致内心十分心虚,为了掩盖自己的心虚,这个小孩必须扮演大人,装作什么都懂。即使遇到同类的如梦,其他成年人一样没有帮助反而踩的最凶。

2.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所有成长的起点,有了敬畏心,有了忠于内心的,不再自欺的状态。把自己什么的操控权拿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内心那个还生着病的童年的自己操控。这是生命质量的分水岭,大部分人没有越过去。

当马老师在被决定换掉的那刻,意识到不能再自欺欺人,在向导演低下头的那刻,完成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进阶。此后放下身段,再次从群演开始踏踏实实的做人。

其实潜意识里的马老师是看的懂如梦的,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个瞬间。走出门遇到如梦家人的时候,没有责骂如梦,不再扮演假大人,回到和如梦一样的孩子身份,对如梦父亲说她会成功的。

在如梦梦醒以后放弃演员梦时,鼓励如梦不要投降放弃。

片尾颁奖时,两个孩子再一次重逢,人物弧光都完成了蜕变。

关于父爱

如梦的父亲从不支持女儿的演员梦,不是怕女儿一直活在梦中,而是怕女儿有一天梦醒的时候扛不住所失去的一切。成年人是讲得失的、算成本、看风险的。而小孩子看的是希望,是目标。为什么小孩子看不到风险,因为那是小孩子的第一次。成长都是在痛苦中发生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孩子则是无所畏惧、奋不顾身的。

父亲对女儿的标准,是好律师而不是死尸。如梦却说律师死尸不分贵贱。

但父亲总去片场,躲着女儿了解女儿的近况,当看到女儿被欺负的时候为女儿出头,还担心被知道身份影响女儿的工作。

即便嘴巴上一直说着烂泥扶不上墙,行动上拿钱买头等舱让女儿马上去北京试镜参赛。

前一句永远不要再回来,马上下一局问和家里钥匙拿了吗?矛盾的设计把老人家即希望孩子不要做梦,也害怕孩子梦碎的心情呈现给观众。当1年后,在舞台下看着女儿过往龙套集锦时,那个场景父亲有多么的心痛啊。

小的时候给与孩子尽可能多的童话场景,不让孩子过早的背负成年人的真实。青年的时候看着整日做梦的孩子,担心孩子梦碎后的失落,等孩子有一天完成了成长蜕变后老泪纵横。父爱大概都是这样的,向父爱母爱致敬。

关于梦想和实现

做梦和梦想之间是有距离的,也是有过程的。

做梦里面除了包含梦想以外,绝大部分都是白日梦。如果从现在到宇宙灭亡以后,你都没机会,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是回家种地?那么轻易放弃的梦一定不是梦想

还是?

这是一部给“正在童年的孩子们”和“童真未泯的成年人”看的关于小孩和大人的电影,也是由“正在童年的孩子们”和“童真未泯的成年人”的这群小孩和大人共同创作出来的作品。

评价认为不好的,说是鸡汤的,大概是他们不小心把童真给弄丢了,还没找回来吧。

梦想的实现,光有孩子的执着不行,只站在自己角度的执念,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走的越远。而依靠成年人的现实也不行,成年人做着做着会忘记初心,偏离梦想的轨道。

最好的组合是做一个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五星好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