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

2023-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WXJ水晶物语

读鲍鹏山教授《论语导读》

宪问第十四(14.19—14.31)

原文:

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4.21陈成子弒简公。孔子沐曾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分享:

14.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先乎!”

夫子说,“事前不把别人的行为当欺骗来推测,不主观猜测别人是不诚实的,但(对欺诈和不诚实)也能及早发现觉察,这样的人应该是贤人吧!”

一个人如果老用怀疑防范的目光看待人和事,他不仅会失去朋友,丢掉机会,让人反感;而且他更失去了良好的心境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是坦诚而信任别人的,哪怕受骗几次,那又怎么样呢?正如身体健康的人不大防范风吹日晒一样,哪怕为此感冒几回,又怎么样呢?我们总不能因为怕感冒,终日把自己裹在套子中吧?

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当然不该有,但“防人之心”更不该有。因为“害人之心”哪怕有一两回也可以打消,即便退一万步说打消不了,想害的人也是有限的且锁定对象的。因而,他只是偶然有之,不会每时每刻影响人的心情的。但防人之心是在所有的时空中,针对所有的人,简直防不胜防。如果我们赞成“防人之心”,不仅先毁了自己的心情,使我们的心灵永远阴暗而不见阳光直至生霉癌变,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套中人”;而且,人人都仿别人,这社会不就成了“一切人防一切人,一切人猜疑一切人”,最后变成“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所以,两者相较,防人的人比害人的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或者说,害人的人最可恶的不是是他害了几个人,而是他的“害人”行为造成了普遍“防人”的社会之癌。这种癌细胞一旦繁衍,这社会就麻烦了。

但我们因此就让自己成为不设防的城市,任害人的人狂轰滥炸?

适度的敏锐与自我保护还是需要的,掌握好这个度不大容易,所以孔子说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鲍教授的这段导读,让我对“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了全新的理解,也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防人之心不可有!

为什么呢?只要我们心怀感恩,正知正念,言善、行善、扬善,哪有“害人”之说呢?只要我们坦坦荡荡,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对起自己的良心,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防人”又有何必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