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职场大学日更达人榜每天写1000字

No.221《知道做到》

2019-08-09  本文已影响1人  杂草青

核心书摘

《知道做到》是肯•布兰佳商务畅销书籍中一则传统的教学寓言。一位著名作家对知道与做到间的转换感到疑问,在通过和知名企业家对话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人们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的根源所在:信息超载、消极过滤、缺少跟进,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间隔性重复的习惯,应用绿灯思维,建立起自己的跟进系统等。本书强调以企业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从“能够做到”的结果出发,强调好的学习习惯对执行的重要性。案例生动,深入浅出,很有示范和启发效用。

关于作者

肯·布兰佳,布兰佳集团的精神领袖,“学耶稣领导”机构创始人,不仅是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也是作家、演说家和商业咨询顾问,被誉为当今商界最具洞察力和思想深度的人之一。

保罗·梅耶在1960年创办了成功激励机构,致力于“激励人们发挥最大潜能”。目前,保罗·梅耶旗下公司的全球销售总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其销量超过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所有同类公司。

迪克·卢赫是肯·布兰佳公司资深顾问合伙人,同时还是培训项目《完全质量领导者》的创作者。

学什么?如何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整天都喊着要努力,要改变,要做更好的自己,但真正向前迈步的却没有几个。柳传志先生曾说:知道怎么做的人,不一定是人才,只有能做到的人,才是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光凭几句大道理已经行不通了,不能学以致用,早晚会吃大苦头。

《知道做到》为大家提供了一整套学以致用的方法,我们可以用“间隔性重复”克服信息超载问题,通过“绿灯思维”解决消极过滤,应用“跟进系统”消除知行差距。虽然一本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但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让你的人生畅通无阻!

你还会发现

· “知道”无法转变成“做到”的原因;

· 如何应用“绿灯思维”;

· 消极过滤系统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一、知行合一的第一个障碍:信息超载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原因,信息超载。什么是信息超载?比如,我们购买了线上课,又去买畅销书看,又上培训班等等,不停地接收新知识,但其实已经超出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这点大家都会有感触。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获取新知识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不断获取新知识。

比如你在学习沟通的方法,但是知道方法以后,又看见有高手在讲怎么高效阅读,这个时候你一定是更希望去听高效阅读的课程,而沟通的方法,已经知道了就不用学习了,为什么?因为你觉得已经知道的事情干嘛要花时间再去学一遍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种心理其实进一步导致了信息过载,正是因为心理上不断想学新东西,反而导致没有办法学东西,就象东北老话说的,“狗熊掰棒子,走一路丢一路”,最后什么也没学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只有重复阅读或者练习过去已经学到的知识,才能让你真正学到东西。《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还能获得新的知识、有新的感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老师。每次重复或练习带来的理解和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学习新东西带来的那种收获感和新鲜感,忽视了温习和巩固旧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问题产生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哪来那么多时间重复呢?作者告诉我们,这就必须要实行少而精的精要策略了。也就是说无法学习很多的东西,那就重复学习那些真正重要而精华的知识,用我们今今乐道读书会的理解就是,重点学习那些“知识背后的知识”,也就是“元知识”。

网络上总有人感叹说,“知道太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只是以为自己知道了太多,实际上全是些一知半解的“皮毛”,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知道得更深入。比如读书,重要的不是你囫囵吞枣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而是你对感兴趣的内容反复地读,也就是说,只有花时间持续地专注在已经知道的知识上,重复深入地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知识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其实这种少而精的精要思维,在咱们中国古代早就出现了。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就提出了“少则得,多则惑”的见解,《礼记·中庸》里也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做一件事情,别人用一分的努力,我要用百分的努力;别人用百分的努力,我就要用千分的努力。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去,即使再愚笨也能变得聪明,即使是弱者也能变成强者。这些先秦经典都是在告诉我们,凡做事,必须在一件事情上要全力以赴,不要见异思迁,当你反复多次地认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收获。

但要说践行精要思维的名人,我们经常讲的曾国藩算是一个,在曾国藩写给弟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劝诫弟弟们:“一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这句话道出了他一生推崇的“读书不二”的法门。什么是“读书不二”呢?说白了,就是一本书没有读完,就绝不看其他书。那些读书时见异思迁的人,都是些外行,是看热闹的。

曾国藩是个倔强的人,一根筋,就像他打太平天国是“结硬寨,打呆仗”一样,他治学读书也是如此,讲究的是精要主义和愚公精神。

他说:“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这意思就是说,我读一本书不把它吃透弄明白了,我就誓不罢休,我也不贪多、不求快,就一点一滴地积累,扎扎实实地读,非把书读懂不可。

实际上,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曾国藩这种读书方法是有点“不科学”的。因为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见异思迁的,学习是一个逆人性的过程。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都是受本我的快乐原则支配的,逃避痛苦、追求新的刺激,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能。

英国作家毛姆也说:“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具有不变的心情,即使在一天内,也不见得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因此,毛姆对读书是因势利导,喜欢哪本读哪本,经常换着科目读。

但是曾国藩不这样,他就是愿意“和自己过不去”。我们把他的家书和日记放在一起用“互见[xiàn]法”比较着读,就会发现,他的确是经常在几个月时间里只读一种书,而且每天读的数量都是固定的,就是不多看。曾国藩这种精要原则,就像挖井一样,与其浅挖数口井,不如深挖一口井,直到出水为止,这种方法似慢实快,值得我们借鉴。

二、知行合一的第二个障碍:消极过滤

阻碍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原因,是消极过滤。什么是消极过滤呢?我们每学到一个新知识、听到一个新观念或者看了一本新书的时候,其实是在和已有的知识、见解,以及过去的习惯、方法进行对抗,这往往在无形中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态度。

比如同样是在学习沟通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新知识,那就是沟通首先要倾听别人、理解别人,然后再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可是大脑里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告诉你,如果不强势、不先拥有主动权,别人根本不重视自己,所以你必须更强势,必须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有可能让别人真正重视自己。

如果你有这样的成功经验,你就会习惯性地质疑那个新的沟通方法,你会认为像那样又花时间去倾听理解,又去沟通,成本太高了,还不如直接按你以前的“正确做法”去做呢。

人一旦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即使知道了一个新的观点和理论是正确的,你可能也无法真正去实施它。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法,就是绿灯思维。所谓“绿灯思维”就是当你听到有人提出任何新的想法或者建议的时候,你应该立即在大脑中亮“绿灯”,首先要想,这个想法或者建议是可行的,要鼓励大家接受这个建议。这和我们通常的认知可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当你对一件事情经验越丰富,越有资历的时候,就越容易因为看到别人的意见存在问题,而全盘否定对方的观点。

可是,事实上别人提出的每一个方法、观点,背后一定是有理由的,一定有支持他这么提出方法的原因。只是我们因为固有的思维模式、先入为主的偏见、过去成功的经验,反而束缚、蒙蔽了自己,无法站在别人的视角思考。

绿灯思维就是帮我们去找别人的合理性。给别人找合理性就相当于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然后会发现虽然这个事情在我的视角看是有问题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还是有道理的,而这个角度过去自己根本没想到。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每次遇到新观点的时候,不要总是质疑和琢磨这些观点错在哪里,应该用绿灯思维,先积极认可它是可行的。

实际上绿灯思维的起源是有一个故事的,我们以前讲过,英国田径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只用了不到4分钟就跑完1英里的人。虽然他创造的这个记录被后来者不断超越,但是,他在1954年创造的成绩,仍是20世纪世界田径史上不可磨灭的奇迹之一。

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4分钟跑完1英里是人类的极限,是不可能完成的。班尼斯特就不信这个邪,他通过刻苦训练,用3分59.4秒的成绩证明了突破极限的可能性。班尼斯特的贡献就在于他在所有运动员头上亮起了一盏绿灯,极大地激励了其他人潜在能量的爆发。

在班尼斯特破纪录的7个星期内,约翰·兰迪就跑出了3分57.9秒的成绩,在后来的15年中,班尼斯特的记录相继在177场比赛中被打破了260多次。而在1965年的堪萨斯,一位名叫吉姆·里恩的高中生更是跑出了3分55.3秒的惊人成绩,为突破3分55秒又亮起了一盏绿灯。

所以你看,这就是绿灯思维最直接的体现,当人们一次次地打破4分钟的门槛,它就会变成一件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1英里跑的标准也从消极转变为了积极,很多人的视角和思维就被拓展了。

三、知行合一的第三个障碍:缺少跟进

第三个影响知行合一的障碍叫缺少跟进。什么是缺少跟进?就是即使知道了一个方法,比如你知道了沟通要先倾听、再理解,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知道了以后,隔一段时间,最大的可能是生活仍然照旧,你还是按过去习惯的方式去沟通,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说,这就是因为缺少跟进。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很多人觉得要采取一个行动或者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作者认为,比知道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花时间去掌握新的理念。

比如说,公司愿意花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给大家进行培训,期望大家通过这些培训课程之后,能掌握新方法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给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可现实却是,培训之后,绝大多数员工真正发生的改变很少。为什么我们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新知识、新方法,却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去跟进培训之后的落地情况呢?作者认为,通过培训,让大家了解新方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培训后的跟进和落地才是真正的战场。

事实上,心态改变了,知识改变了,但是没有重复投入到跟进这件事情上,仍然解决不了从知道到做到的问题,而这一点却是真正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那这个问题该怎么办?作者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跟进系统,至少要包含三个部分,也就是:指导、支持和问责。首先要有足够的指导,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给出支持,并不断复盘和迭代,最后问责,做得好的激励表扬,做得不好的要有惩罚并问责和改进。

举个篮球比赛的例子。如果你仔细想想,就能发现篮球比赛中其实就有一个很好的跟进系统。我们在赛场上会看到很多教练和球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临时开个“小会”,在这个“小会”上,教练一般会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和反馈当前的局势,二是给队员指导,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打,这不就是跟进系统中的“指导”和“支持”吗?那么“问责”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教练的批评了,一个合格的教练通常都不会在赛场上批评球员,对球员来说,真正的“问责”是记分牌,打得好不好,比赛进行到什么程度,记分牌一目了然。记分牌是推动比赛进程、跟踪球员做得好坏的关键。

我们也可以把记分牌的原理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当我们要完成一个项目,我们可以在一页纸上列出项目的进度计划,然后项目组成员只要每天把工作的实际进度,在进度计划上做好记录就可以了。

那么,每天项目组同事只要做好自己的记录,整个公司就都知道各个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就会有相应的支持和问责,这样协调安排资源就会反应更快,让项目高效落实。

总结

《尚书·说命》中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句话意思是说,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很难了。

在《知道做到:如何将KNOW-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影响知行合一的三个原因,分别是信息超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同时,作者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是精要主、绿灯思维和持续跟进。

实际上,这三个解决方案,归根结底是要改变我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知道即学习,做到即实践。当我们真正把这些科学的方法落到实处,把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做好了,每一小步都走好了,整体的人生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