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心情随笔散文

一个村妇对人类的思考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2人  谢艾贤_

人类从何而来,最终走向哪里?

当听完《人类简史》之后,给我很多的触动。人类究竟从何而来,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说法,也许我们更相信科学,相信进化论,但它依然会像一个迷一样吸引人去探究。

做为一个养育者,一个母亲,一个对生命感兴趣的人,我所思考的可能更多会是:人类到底最终要走向哪里?

人类从一开始的弱势群体发展到当今拥有超强的、甚至能改变自然的力量,确实让人对人类的力量感到震惊。但,这股力量到底要把人类带向哪里?

听完书,看到以下文字: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并没有一个鲜明的目标,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作者最后提出,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莫过于此!


这确实值得每个人去深思。

做为一个个体,我们会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没想到我们人类的整体也是陷在迷茫的状态。我们似乎无法停下脚步,致力地往前冲,追求进步,追求更好,但哪里是止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类在享受优厚的物质生活时,精神上的压力和心中的焦虑也是空前的吧。于是心理学开始兴起,还有各种灵修课程,这些都是在关注个体的生命。

人的感受、需要、情感、情绪被提了出来。以往的文字似乎只记载那些“重要的人物”,而绝大多数劳动者在历史中是难以寻觅的吧。比如我所知道的我的祖先,他们一代一代地劳作然后死去,留给后人的除了基因,我们几乎对他们一无所知。

可是,你看,因为信息时代的兴起,我这样一个村妇竟也可以在这里码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分享以其他人。倘若我把它们集结成书,我的后代便也可以传阅,然后他们就会知道,哦,原来我们的先人是那样去生活和思考的。一个平凡普通的个体就这样被关注到了,这在以往是不会出现的吧。

也许,我们天生渴望被纪念,也天生渴望自己的基因能一直流传下去。所以当我们的劳动力开始得以解放之后,很自然的大家便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因为我们渴望我们的后代在这个星球上能越过越好!

那么,怎么才能越过越好呢?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成为怎样的人呢?难道是让竞争越来越激烈,贪得无厌地去消耗地球的能源吗?如果每个人想着的都是我要变得比别人好,我要拥有更多,那么恶性的竞争就永远无法停止吧。

于是,我们只能回到根源,我们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爱、理解、接纳、分享、沟通……是不是这些才是真正滋养生命,让生命更能获得幸福感的?

如果一个人类食物的生产者,他心中有爱,他被爱滋养着,那么他是不是不会因为利益的关系,就违心地生产对人体有害的食物?食物健康,我们的存活才有保障啊!

如果,一个养育者,她心中有爱,是不是她就能把爱传递给下一代。是不是她不会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把孩子训练成竞争的能手?

所以,让我们从源头开始,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保障的情况下,让我们试着慢下来,重新去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感觉,了解自己的情感,这对养育我们的下一代很重要。

只有我们慢慢试着去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负起责任,我们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他自己的主人吧,如此,他们也将能为自己负起责任。

当每个人都变得有爱、有序、有责任感,也许那时人类就不再是地球的统治者,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这个星球和谐共处。

这就是一个村妇听完《人类简史》之后的所思所想,以及最深的希望。我不知道人类最后会走向哪里,但我热切希望自己的基因能一直流传下去,并且渴望我的后代真正地越过越好,从心里就能涌出满满的幸福和喜悦。

于是,从我做起!

我学着去观察自己,去了解自己,从情绪入手,了解自己负面情绪背后的需要;我学着如何去沟通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而又不会伤害别人,我学着去融洽自己的亲密关系,学着去了解孩子,这些都是我爱自己的表现。如果我的爱能滋养自己,我相信这爱也能滋养我身边的人。

科技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爱却能做到。如果能力有限的我无法为这个星球做点什么,那么我就先学着去爱自己,种好每一棵食物,养育好自己的后代。然后对人类和我们的星球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希望人类与自然与地球和谐共处,希望这个星球变成一个爱的星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