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第三刷
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系列是在小学,那会这部满是魔法的儿童文学风靡全世界,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从小学追到初中、高中,每年一部,是在对霍格沃茨新学年的好奇中,在对斯内普年复一年的厌恶里跟着哈利一起长大的。这套书我自己当时并没有,都是借姐姐的看。工作几年之后,发现还是很想买来收藏,于是在闲鱼购得一套二手书(第一版已经停止印刷,而在售版的印刷和翻译都非常幼稚),翻开淡绿色内页的那一刻,让我有种儿时梦想成真的感觉。全套在手看起来就非常过瘾,我三年内看了两遍,基本上是拿起来就放不下,一定要从头刷到完。一样的故事多年之后还是很喜欢,所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罗琳用7年的时间讲了一个好故事,它陪着当初的小朋友慢慢长大,将这个世界的各种美好和不美好都呈现给你看,这其中的心路历程想必每个人都很熟悉。就像上学那会,学校里总会有个霸道蛮横的马尔福,明明已经绕着他走,他却总是故意找茬,令人头疼;那时暗自喜欢一个姑娘,可老也猜不透她的心思,整天莫名其妙,最后不了了之;后来接触社会,发现魔法部可以因为在意形象选择维持表面的和平,不顾真正的威胁;也有无良媒体为博关注和流量不为正义发声,公然歪曲事实和真相。你长大到什么程度,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所以,准备好长大了吗?It sucks,but you gonna love it.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那先来说说被反复提及的一个词—爱。这是邓布利多从一开始就灌输给哈利的观念,爱是一种古老而强大的魔法。这个抽象宽泛的概念,我看过三遍之后才明白邓布利多实际想告诉哈利的,是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成长是一个漫长又充满未知的过程,诱惑和机遇真假难辨,而头脑总会被情绪挟持。那么年轻人,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请保持善良吧,用善良来维护你内心的秩序。一个人一生能掌握的术太局限,但有了原则,便能遵从本道,在迷乱的社会里坚定从容地做出选择。
这也是邓布利多教会哈利的第二样东西。人与人之间呈现的不同,有关出身、有关能力,但最终是一次次选择带来的结果。选择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为,无关高下,不能客观评价,也没法合理解释,更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理解,但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对它的认可,我觉得这是最能区分人与人本质的一种做法。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让求同变成一种本能,是选择让我们遇见同类,无需多言,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懂,多么美好。
做选择需要判断,成年人的判断只基于善良是远远不够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认知尚浅,不能分辨对错,这时我们选择依赖强者,相信大人,是非曲直都是由他们来灌输。后来我们长大了,发现大人的话也不全对,大多数也不一定代表真相。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每个人的观点后都隐藏着他的真心或假意,不能再把脑子交给别人,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是邓布利多最希望哈利去做,而哈利最终也做到了。哈利视邓布利多为偶像,在某种意义上他就是权威,结果他发现权威竟然不是360度完美,他深深地质疑和痛苦,可后来终于理解人非圣贤,是人就有弱点会犯错,功过不能相抵,他年轻时错误并不能掩盖后来的伟大贡献。哈利内心达成了与邓布利多的和解,也在思想上进一步走向成熟。
哈利是个少年英雄,我每读一遍,就越觉得他非常难得。童年不幸,没感受到多少爱与欢乐,内心却依然善良;声名在外,没有聊以自夸,也一贯谦逊有礼;被迫卷入复杂的斗争,使命特殊,还是能正直、理性、从容地接受这一切。这些放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身上,哪一件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纵观哈利的成长过程,就是他的价值观不断破碎又重建的过程,被通缉的杀人犯突然变成了他的教父,惊喜交加,选择相信;真正的杀人凶手就在面前,没有私自了结,选择还世界以真相;看到父亲曾经狂妄自大,欺凌斯内普,失望,对他不再崇拜;了解了邓布利多的生平和谎言,痛苦怀疑,但最终领悟,为了正义,从容赴死。他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罗琳相继让小天狼星死了、海德薇死了、邓布利多、卢平死了,我以前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其实罗琳就是要让哈利的这些精神上的向导和父亲都死了,没有人再能指引他,没有人再能给他依靠,他只能自己去判断、去选择,勇敢承担责任,从容迎接结局。这是罗琳理解的成长,导演姜文也是这样理解的,一个男人只有从别人的儿子变成了别人的爸爸时,他才是真正长大了。“哈利觉得此刻对于小泰迪.卢平来说,他正在变成跟小天狼星一样鲁莽的教父。”被保护的日子从此结束,在新的轮回里,他是那个父亲。
除了故事本身,罗琳还用她宏大的想象力向小朋友们展现了一个精彩的魔法世界,火龙、守护神、魁地奇......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每过一年,就冒出更多新鲜的彩蛋,很难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事实上全部都喜欢。我忘不了读到德姆斯特朗的黑色大船如钢铁森林般从湖底升起,布斯巴顿的巨大粉色马车从天而降时那种震撼,就像看到《寻梦环游记》里金碧辉煌的亡灵世界一样,感觉脑子里发生了一场爆炸,无数的爱尔兰小矮妖在尖叫喝彩,满眼都是跳动的彩色火花。但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只表现在开脑洞这些方面吗,我觉得不是的,这个社会需要想象力。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和秩序,魔法世界里也是这样。外部关系方面,巫师通过《保密法》与麻瓜相安无事,内部系统里,巫师实行最高统治,压制妖精、视家养小精灵为奴隶,视狼人、巨人、马人等物种为低等生物。赫敏对种族歧视的不满,对魔法即强权的愤怒,毫不掩饰地冲撞着魔法世界的主流价值观,这其实是罗琳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这个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公,需要每个人都多一些想象力,多一些同理心,别再把俗话当真理,别再把偏见当理所当然。永远保持质疑的态度,社会秩序才能逐步走向高级文明。
除此之外,书里对于形形色色人物的包容态度也让我惊艳。霍格沃茨作为一所培养年轻巫师的魔法学校,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成绩不是评判好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反,成绩优秀又守规矩的模范珀西被设定成了一个刻板不近人情的呆毛。我喜欢赫敏也是因为她除了成绩好还敢炒老师鱿鱼,还能勇敢向自己不喜欢的说不呀。再看看那一对活宝双胞胎,调皮捣蛋却人缘极好,五年级就辍学,凭实力赚得盆满钵满,还穿上了昂贵的龙皮夹克,变成韦斯莱家最有钱的人。至于做什么都很一般但幽默包容的罗恩,神经兮兮又乐天派的卢娜(我觉得她很像《老友记》里的菲比)不都非常可爱的吗,喜欢他们跟成绩好坏有什么关系呢,健全的性格才是教育的重点。现在社会对人的评判标准太单一了,评价学生就是要学习好,评价成人不是优秀就是渣渣,但人怎么可能非黑即白呢,黑白都是极端,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正态分布曲线中间那一大块灰色地带里,裹挟着邪恶与美好前进,这如何用一句简单的好与坏来评价得了呢。邓布利多是了解人性的,他敢用卢平,因为他知道这是个善良的狼人,只是不够自信,有些软弱;虫尾巴够坏了吧,但他最后被心中的忏悔杀死,也算人性未泯;就连哈利的死对头马尔福,他也知道他无法痛下杀心,他根本做不了坏人,他归根到底只是个爱欺负人的小孩子啊。人是有多面性的,应该多一些了解,少一些标签,多做求证,少下结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呈现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邓布利多最伟大的地方。
在书的结尾,罗琳还谈到了一点对死亡的看法。“最后一个要消灭的敌人是死亡”,伏地魔惧怕死亡,他一生都在穷尽办法违背自然规律,追求长生不死。他从未被人爱过,也没有爱过别人,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他视他的信徒为工具,为达目标随时可以丢弃。就因为他没人重视,所以极其渴望权力、长生来展现自己,他要永远活下去,接受众人膜拜,谁也不能再忽视他。但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理解他,食死徒们也不能,他们有家人的牵绊,还尚存一丝未泯灭的良知,而且伏地魔对待下属的残暴方式,注定了他的队伍内部各自心怀鬼胎,貌合神离。所以这个怪胎死了,被自己的邪念杀死。但哈利是不一样的,他因爱而生,一路成长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正直,敢于付出。他知道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他自己,而是他所有的社会关系,人生最快乐难得的不就是与所爱的人在一起吗。于是,“为了更伟大的利益”(我认为罗琳想说的是信仰的力量),总有一些事是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哈利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从容赴死,向死而生,最后取得了胜利。
关于书内容的部分就是这些。我承认《哈利波特》系列说到底还是一部童话故事,故事的最后英雄完成了他的使命,正义战胜邪恶,世间太平。其实现实呢,有多少人这辈子能遇到轰轰烈烈的大事,大部分人的一生是平淡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事实上很多事最后都没个结果,没了声息,不了了之,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满怀希望,要相信,要努力呀,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心里好过,这就是童话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
读一部好作品的感觉,莫过于跟着作者起承转合,合上书后百感交集,又什么也说不出,脑子里搜刮半天,最后只能感概一声 :哇。斗胆写了这么多,也是为自己的心情做个纪念。一部儿童文学,将近30岁看还是能挖掘出许多东西,感动、搞笑与深刻并存,这些感觉时常在我脑中环绕,让我忍不住想记录、分享。我还打算推荐给未来的娃看,也许到时还可以一起讨论喜欢的角色。
致敬哈利波特,我心中的童话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