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女性》笔记(4)
这本书共分为三章,分别是原生家庭、自我成长和两性关系,也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审视基层女性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女性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自立自强。
首先要斩断对家庭的依赖,其次斩断对婚姻、对男性的依赖,最后专注自我,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靠山。
要想完成精神上的断奶,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尤其是在传统观念的语境之下,一个人要想脱离父母的意志简直难如登天。
举个小例子,我老公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人比较遵循自然规律,像“春捂秋冻”什么的,所以每到春天气温落差非常大的时候他们依然穿得很厚,即使突然升温也坚决不减衣物,以致于他经常在三十度的艳阳里还穿着秋裤。
我努力了近十年也没有使他改掉这一习惯,如今“要不要穿秋裤”反映在了孩子身上,这成为了我们每个春天最大的矛盾。
父母的意志像诅咒,远程操控着我们的人生,《原生家庭》一书中也有对此的分析,书中说甚至在父母过世之后,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依然顽固地存在着。
即使是高知人群也很难摆脱原生家庭影响,更不要说处于蒙昧状态的基层女性,要她们与父母划清界限,完成精神上的断奶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自我成长”一章里作者说,精神、物质双独立是基层女性的唯一出路。
这个观点正确得不能再正确了,可真正做到的人能有几个?
小S就是最典型的反例,作为综艺大咖小S从物质上是完全独立的,她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三个女儿,但她还是陷在婚姻的泥滩里不能自拔。是对婚姻的依赖还是对孤独的恐惧,她精神完全没有独立,她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不敢面对人生的风雨。
作者告诉我们,你可以去过不被绑架的人生,要克服思想上的贫穷,像水一样生活……谁也不想被绑架着过一生,但可怕的是明明被绑架了,还不自知。
正如结婚生子,父母说这都是为你好,父母当然是希望为子女好的,但父母的眼界也就这么窄,他们所谓的“好”只是世代相传的最稳妥、最保守的路线而已,他们看不见人生的种种可能,也想像不到人可以用其它方式生活。
于是,年轻女孩们便在这“好意”中跳到一个又一个坑里,直到水深火热再怎么也爬不出来时,看到这本书只能仰天长叹,要是早些懂得这些就好了。
早些懂得这些其实也没用,在莫测的命运与父母意志间你还是会选择成全父母,选择这一眼能望到头的稳妥的人生,敢于打破常规坚持己见的人太少了。
独立二字,孤独又艰辛,许多非基层的、掌握着优质资源的女性都做不到,精神物质双贫瘠的基层女性又怎么能做到呢?
作者还是很清醒的,她说:
物质富足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精神富足的人。如果物质贫乏,你的“行千里路”可能是去浙江,而他的“行千里路”是去南极,看到更大的世界;你每天“996”,回到家就困得不行,他却有大把的时间在海边的长椅上阅读。他有更多的选择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点我们必须承认。
但是,如果你物质贫困,却依旧保持很多美好的品格,保持精神世界的纯良,浑身散发着人性光辉,那么,即使当下贫困,也会是暂时的,哪怕一辈子创造不了很大的财富,只要你拥有这样美好的品格,也必定会内心平静、安宁幸福。
这段话虽然很鸡汤,但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就是我当下的生存状态,我是个物质贫乏的人,行不了千里路,连出趟市都很难,每天下班回家还要做家务、管孩子,见缝插针地读书写字,我相信自己一辈子也创造不了多少财富,但我拥有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幸福。
我想,基层女性的突围并不一定非得要脱离基层走向另一个世界,哪怕是身在泥淖却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看见世界和自己,虽然自己仍是弱小卑微的,但却努力意识觉醒,得之一瞬,亦不负此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