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同年龄层孩童的情绪反应
不同年龄层孩童的情绪反应
不同年龄层的孩童,对于生死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像是三、五岁的学龄前儿童,不见得很清楚疾病或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但可以感受到主要照顾者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同,所以面对这一族群的小小孩,重点是协助他们找到一个稳定的照顾者,让生活结构化。
再大一点的孩子,例如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除了感受到外表不同、生活变异之外,也会有自己的逻辑思考,例如:「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做了什么,才导致生病……」之类的因果推论。因此,当孩子说出:「我以后会乖!」妈妈或家人在当下应要有所回应:「其实不是你做了什么,我才生病的!」就能破除心中这种「神奇」连结。
绘本当中所设定,小凯是小学中年级,姊姊是国中生,小学、国中都属学龄期,但国中则进入青少年阶段,如果妈妈没有生病的话,照理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家庭,活力来自于每个角色都有稳定的成长任务。
故事中的妈妈,原本是家庭中的照顾角色,也因为在生活面和情感面照顾得宜,小朋友可以专心在功课学习,爸爸可以专心在工作上面。
因此,若是重要照顾者角色不见了,或是照顾者的功能降低或缺失的时候,就会打乱成员的生活步调,将显现在日常习以为常的活动──食衣住行育乐。特别是自理能力略有不足的小朋友,不管是吃饭、做功课、买文具等,都需要妈妈在一旁辅佐,一旦妈妈的角色因为生病而受到影响,小朋友顿时可说失去了方向和依靠。
生活面之外,小孩的情绪也会受到牵动,这种转变同时影响到人际互动、学校的学习状况、环境适应等。假设情绪没有获得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小朋友下一阶段的接应,甚至可能因为这个事件被迫中断成长。
不同年龄分期,不同的情绪展现:
当疾病来敲门,家中每位成员的生活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撼动。当父母罹患严重疾病,如癌症,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生活改变,我们可以透过以下陪伴原则,协助儿童与青少年与家庭共同面对此次的挑战:
面对儿童、青少年有父母罹患严重疾病时,可以这么做:
1.疾病认知的建立与澄清:
依不同年龄孩子其认知发展的特性为基础,用孩子可理解的方式,提供孩子正确且符合实际现况的疾病讯息。对儿童来说,图像、故事、生活中经验的模拟等都是常用的辅助方式。
2.议题与感受的谈论与表达:
孩子与成人相同,都有其对疾病独特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担心。 鼓励孩子与父母、师长或其他可提供协助的成人讨论感受与现下所关心的议题,允许孩子的内在声音有更多的机会得以被听见与看见。
3.读懂语言之外的声音:
每个阶段的孩子有其需面对的发展任务与情绪表现的特质,若能清楚同龄孩子的共同挑战与同侪生活价值,更能协助父母读懂孩子的心。那些语言没法说出的话语,情绪与行为已经说出。
4. 允许矛盾情绪的发声:
鼓励孩子到院陪伴是重要的,但亦需留意孩子面对疾病的矛盾情绪,如:「我想念妈妈,但又不想见到她不舒服的模样」。让孩子适度地参与疾病经过,以引导取代隔离,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身边正发生的事,也才能适度的做出生活的调整。
5.生活中的韧性与弹性 :
面对家庭的生活再适应,儿童与青少年一方面需要稳定力量的延续,一方面也要学习增加生活的弹性。透过家庭共有活动,在孩子能力所及下,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庭事务与照顾,有助于彼此亲近性的提升。但需留意,上述活动的调整,勿成为孩子日后主要的生活任务与工作。鼓励孩子维系同侪社交网络,让孩子适度地保有该年龄应有的生活,有助于孩子整体情绪与人际的照顾与平衡。
面对父母罹患重大疾病,理解不同年龄发展的孩子常见的情绪表现与特性:
学龄前孩子
主要的挑战是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可透过游戏与想象对话与之沟通。会希望家庭和其他孩子一样,常会询问父母时候会回来。
低年级的孩子
主要的挑战在容易将事件的发生与原因有神奇的连结,认为事情可能是自己造成的,如:都是我不听话,妈妈才生病。都是我讨厌爸爸,骂他死掉算了,他才会住院。因父母是自尊的重要来源,因此也容易有担心被同学拒绝的情形。在生活中可能会将生病的父母亲想象成英雄、常常想念他们的好,这些都是这阶段的孩子常出现的自我调适、自我照顾方式。
中、高年级的孩子
已经有良好的逻辑归因、因果推论的能力,但需要有人提供对疾病与治疗较详细的解说。面对强烈情绪时,容易以隔开情绪、分心或逃避情绪的方式自我照顾。
青春期的孩子
主要挑战是正经验青春期的身心改变,在独立与依赖间存在矛盾。在情绪上远离父母,同侪相对变得重要。 孩子可能会较自我中心,当和同侪活动有冲突时,孩子可能会对父母的疾病或需求反应较为冷淡。大一点的孩子,在过去、现在、未来有较佳的逻辑性思考能力,也能和同侪发展出亲密的支持关系。对家人的需求有较多的同理与感受,但也易因感受到来自家庭过多的期待或要求而挣扎。
本文摘录自《妈妈 我好想妳:给病人与家人的关怀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