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出好戏》,再看《有点意思》
越来越喜欢看导演手记类的东西,比导演传记更感兴趣。传记是他人的视角,总是离导演内心有一点距离。我更喜欢导演本人手笔,剖其文、见其心。
贾樟柯的《贾想》,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都是导演写作的典型。不过我特别偏爱的是魏德圣的《小导演失业日记》,偏执、有趣、可爱;去年看徐浩峰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专业、犀利,更是要长跪不起。
今天看了黄渤最新出版的《有点意思》,知道是趁《一出好戏》热度而做的书,猜测不会很精致,所以没有抱太大希望,准备在书店翻翻样书即可。但看到一大半,赶时间要走,还是买下一本。
看完还是有一些些想法:
>>>黄渤导演的文字跟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非常一致:朴实、真挚。书里面都是拍摄前后记录的一些琐碎,有些极短,就一两句话,大概是太忙。文字简单朴素,就像他自己说的“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文采”,没什么金句名言、也没有什么精妙的刻画和描写,但可以感受到认真。
>>>这本日记,加上之前看过的一些访谈,可以感受到黄渤身上一种难得的素养:对于名利、赞誉的高度警惕,以及时时刻刻的自省与克制。
>>>书里有两个彩蛋,黄渤提到了《一出好戏》制作过程中的两个“金牌乙方”:窦靖童和五月天。都是大牌音乐制作人,但都对甲方需求不厌其烦,随时准备好“改改改”。窦靖童果断利落,第一次沟通说“我试试看”,然后一个月没有联系,一联系上就回“DEMO已经做好”,导演提出修改意见后,也只干脆回了句“那我去改改”。五月天更是,每次提修改建议都表示没问题,“随时可以改,改一万遍”。嗯,求生欲很强的乙方。
>>>天气真是所有导演要面临的永恒大考。写黑泽明的书《等云到》里有一句话:“关于电影,有三件事黑泽先生说了不算:天气、动物和音乐。对于这三样,除了等待或放弃,别无他法。当然,黑泽先生是不会放弃的。他选择等待。”
侯孝贤拍《聂隐娘》也是类似,舒淇说那时候“整个剧组经常在等风,等云,等鸟儿散去”,所以才有了电影里面每一帧都像水墨画,但每一帧又都极具真实感的场景。
《一出好戏》的拍摄地是一个一年有400场雨的岛屿,黄渤这本日记里出现最多的句子之一就是“又在下雨”“一直在下雨”“这雨下得还有完没完了”。好的场景、画面,也许都是等出来的吧。跟老天爷,最急不来。
>>>讲故事是导演的基本能力,除了要不厌其烦地跟演员、编剧聊剧本聊故事,还要像销售人员似的,巧舌如簧,拉拢合作方。黄导演很称职,讲再多遍剧本都激情在线,感染力十足。但也有失手的时候——为了说服景点允许剧组拍摄,黄渤自以为是搬出了《泰囧》的旅游效应,没想到被景点怼回:咱可不指望红,最怕就是被带成网红景点,咱可是世界自然遗产,连苔藓都不能踩的。
>>>黄导演描写剪辑师还是很有画面感的:"我见到的剪辑师几乎都是一个样的,我每天见到的都是他们的背影,面前是一台电脑,荧光照射着一张看不出表情的脸,似乎这是一个永恒的画面。”——是剪辑师本人了。
>>>最后有一个小吐槽,对这本书的编辑略为失望。编辑老师刀子挥得有点狠,把日记剪得四分五裂。我理解编辑是想让这本书更有条理,把日记按照内容做了归类:剧本部分、演员部分、道具部分、美术部分、剪辑部分、音乐部分,确实逻辑很清晰,但是破坏了日记的“过程感”和连贯性。比如上一页看到导演在纠结要不要邀请王菲来操刀音乐,下一页就跳到了如何给电影起名字。扫兴到家。看完整本书也没看到下文。(当然也可能是黄渤日记本来没有这个记录,但类似的断裂感还存在于这本日记的其他很多地方。)
日记不是论文、也不是植物图鉴,需要分门别类。日记更重要的还是连贯性、过程感,让读者跟作者一起经历。忘了是谁总结的,做编辑,比“有所为”更难的是“有所不为”,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减少自以为是的添油加醋和剪裁,没有编辑痕迹,也是一种极难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