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适度的难受”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励志的兔子a

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以往的经历和读过的书籍告诉我,这是正确的。我们大多数人想要有一个安逸的生活,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太过安逸的生活,好像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会让我们停止成长,然后被社会无情地抛弃。

《认知驱动》上说:“一些人有了稳定工作后逐渐开始消磨自己的奋斗意志,而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停止学习、浑噩度日,以致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无所适从;一些人找到满意的伴侣后,觉得没必要再持续完善和提升自己了,这种心态导致他们成长停滞, 无法与对方同步,以致出现情感危机;一些人实现财富自由后,觉得没必要再克制节约了,开始沉迷享受,以致失去目标,空虚无聊,最终跌入低谷。”

这一段话读得我冷汗直流,没想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导致我有可能被社会淘汰;没想到结婚之后,如果不继续完善和提升自己,有可能出现情感危机;没想到实现财富自由了,还是有可能跌入低谷。

《认知驱动》上还说:“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舒适区时,各项机能退化消解,直至遇到真正的危机,我们才会逼迫自己从低谷开始努力,但巨大的压力会迫使我们想要更多,想要快速见效,于是我们又陷入了巨大的困难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焦虑至极,低效努力,始终在低谷黯然徘徊;要买奋力拼搏,重回高峰,但也元气大伤。当我们再次达成目标后,可能又会大松一口气,然后待在新的舒适区等待恢复,毕竟没人愿意持续高强度地拼搏。周而复始,形成了大起大落的波浪式成长轨迹。”

我们可以另一条更加合理的路——主动选择保持“适度的难受”,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边缘,不断地成长。

如何才能保持“适度的难受”?书上说创造意识,写作、短视频、编程等等,有了创造意识,我们就会主动走到舒适区边缘,无论是身体、技能还是认知。

我每一次写作都是痛苦的,每一次,没有例外,只不过有灵感的时候痛苦少一点,没灵感的时候痛苦多一点。

虽然痛苦,但确实获得了成长, 比之前获得多得多成长,因此我才会对写作爱不释手,打算一直写下去。

前段时间觉得日更1000字实在是太痛苦了,想要放弃,压力太大了,幸运的是,想起了微习惯,给自己制定了微目标—写100字,有了微习惯,我真正做到了保持“适度的难受。”

压力太大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最好是给自己保持适当的压力——创造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