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由恐惧驱动转变为爱驱动呢?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恐惧追着跑的,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想要由恐惧驱动转变为爱驱动,需要下面五步:
1.质疑自我
从精神层面上看,“自我”的本质实际是一种觉知,一种意识,我们对于“我是谁”,只是大脑产生的概念和认知,一种想法而已,既然是想法,就并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那就是可以改变的。
那别人对我的看法,也只是他们的想法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我,所以可以完全不用重视。
别人认为我是坏的,自私的,那我也可以认为自己是好的,有爱心的。
那就可以脱离别人及社会对我的评价体系,重新建立一套对自己的评价体系。
我们可以对外界的评价不予当真,那别人的评价也影响不到我了。
就像一个过路人看见苏格拉底在市场上遭人侮辱,便问他:“你难道不在乎别人辱骂你吗?”
苏格拉底回答道。“为什么要在乎呢?难道你认为一头驴踢了我以后我会恨它吗?”
2,本自具足
一,《六祖坛经》里有一句话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意思讲的是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完整圆满的,我们存在的本身就具足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本身就是丰盈的,拥有无限的爱和力量,不需要通过外界来获取。
二,存在即有价值
从生物学意义来看,每一个生物,都是食物链的一环,不可或缺,它不需要做什么,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保证了整个生态的平衡。
三,自我富足的状态下就不会向外索求。
卢梭的认为:
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
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3.觉察自我
要明白的是,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别人。
所以不得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就需要我们要时刻觉察,不要让外在评价控制自己。
我们能做的是可尽可能减少,摆脱别人对我的评价的影响。
这是一条长期之路。
4.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这是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有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意思是:找到那些比你自身更宏大的存在。
去躬身实践,加强巩固那个富足的自我。
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时,其实我们追求的是地位的提升,赢得社会的认可,证明自己的价值。
此时我们真正在意的不是目标本身 ,而是这个目标是否能让我们看上去更成功,更优秀,更有地位。
而当我们追求的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比自我更大的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不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在目标上,不会总想着自己,不会总在评判自己,或者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也不会总担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实现这个目标上面。
引用茨威格的一句话,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5.用爱来重建一个自我
通过上面的4个步骤,重新建立 一个稳定的自我。
一个崭新的我,存在就有价值的我,爱的能量充足,通过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成就自己,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