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十七)

2018-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春秋文章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理论主要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其基本模式是: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教学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培养学生全面成长的要求来衡量,其弊端也凸现出来。新课程的实施就是力图从根本上转变这种教学理论和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改革的价值

新课程秉持的是“整体教育观”,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的存在的完整性,二是人的生成的完整性。即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人的发展是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过程。

从“人的存在”看,传统的教学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存在的整体性,学校教学只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高度“制度化”、“科层化”使得学生学生的完整生活被割裂和肢解,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和谐发展。新课程体系就是要冲破原有僵化的思维,贯彻个体、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原则,旨在促进“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培养目标。

从“人的生成”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长久以来,学校课程专注于理性知识的传习,忽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精神需求。但教育的功效在于人的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转变“教育非它,乃是灵魂转向”。新课程把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建构作为具体目标,通过zhidin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而不是原有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最高学习标准,新课程彰显出对学生的精神构建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新课程下教学改革路径

1.教师的教学创新: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的觉醒;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生活的重塑。

2.学生的学习革命:学习的三位一体论(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学习方式的转变(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生生活的改造。

3.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多种多样。

4.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对话文化、合作文化、探究文化等,即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向“思维型教学文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