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Pill婚姻育儿

女性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婚恋问答整理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39人  玛格丽特昭

逛头条情感问答区,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瞅啥都新鲜。恰好答了女性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婚恋问题。

part1.未婚时屡被催婚的困扰

Q:你如何看待“相亲别太挑,不然会嫁不出去?”

A:太挑”大概意味着:如果是按梦中情人的标准去挑选相亲对象,那相亲行为大概率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毕竟真的能通过相亲遇到这样的人,运气堪比中彩票头奖。

而“挑剔”本身是必要的。结婚是在法律上确认双方的关系,一旦婚前没有擦亮双眼严加挑选,不慎遇到了暴力偏激繁殖狂大猪蹄子。现在又有个离婚冷静期,婚内维权有一定困难。

而那些当初说闲话组团催你结婚的人,可能会高高挂起,在你选择离婚的当口,劝你忍一忍,都是这样过来的。

至于“会嫁不出去”,结婚只是为人生锦上添花的一种个人选择,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还是听从内心,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比较好。



part2.夫妻相处

偶然看到有男士提问,如何与爱唠叨的老婆相处?

A:用了“唠叨”这样的词,是否就是默认妻子的在进行单方面的无效沟通,无效率又惹人心烦呢?

维持关系,沟通很重要。

那她的所表述的内容是什么呢?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出于掌控欲设立目标提出要求?还是在表达某方面的不满?

又或者是被看见、被听见的重要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忽略呢?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压力和难处。她是否是在倾诉或发泄呢?她是否也在期待有效回应呢?

婚姻是否给她带来了变化?未婚时也有类似的习惯吗?如果有,还选择结婚就是默许了这种相处方式。如果没有,那使她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想一劳永逸解决“唠叨问题”,还需要双方互相关爱沟通呀。

ps:经过一番思量,怕刺激到对方脆弱的自尊,还是删掉了原答案里的——不是哪个女人当小姑娘的时候就是失智泼妇的。


part3.婚姻与儿童

Q:怎么看待有名无实,只是靠孩子维系的婚姻关系?

A: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和父母学习如何爱人,如何与人相处,构建脑海里最初的家庭模式。表面夫妻只会让他对婚姻和家庭充满不安、不信任和甚至是焦虑恐慌。

即使离婚分开了,也要有责任感,别只顾着自己重获新生重组家庭,在情感上遗弃孩子。

家庭也是儿童最初安全感的来源。充足的关爱和幸福家庭的范式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都是为了孩子”是很自私的借口,成人没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感生活问题,还要推给无辜的替罪羊,让他来背负罪恶感。

天日昭昭啊。


逛情感问答区也发现了件有趣的事。同样的问题,答主性别不同,情感基调差出十万八千里,答案也天差地别。瞧着特别新鲜。

当然也遇到略感不适的事。诚然广阔大地什么魔幻现实都可能上演,但有些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攻击性。如“婚姻像做买卖,婚结不成就是价钱没谈好”。但大部分答主还是很理性客观的。

愿各位单身的继续自由自在,已婚的婚恋美满家庭幸福啊。

图源:表情包不鸭不咋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