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宗教情感的小思考
有一群人,包括我自己,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幸。依照佛法来说,这怪不得谁,三世因果,我们这一世生命的起点也是自己的业。在生命成长的过程里,我们常常因为爱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脆弱。没有安全感这件事儿,或许每个人都有,但对于这群人来说会更辛苦一些。我们可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种种的防护机制来掩盖这一事实。比如,我们会把他人摆在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当我们感受到一点温暖,都心怀感激,甚至会在心里藏很久,时不时的拿出来品味一下。等待着那个人需要我们的时候后,愿为他赴汤蹈火。生活中我们的控制欲很强,多是表现在自己和有亲密关系的人身上。我们不是故意的,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很难发现。
信仰是我们感受到了安全感,于是我们努力的去承担,这使我们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当我们被权威者抛弃,或者不被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再次陷入痛苦之中。佛教讲离苦得乐,很多人依法,先从依师开始。心理上是无法保持绝对纯净的距离的,因为我们皈依了三宝。由此就将法身慧命交给了唯一可以帮助我们连接佛的人,就是法师。在与法师相处的时候,这个关系非常微妙。如果不投入,很可能学不到东西。如果过度投入,对方的问题就会成为二次伤害。这样看来,还是会有问题。由此引发了我对宗教情感的反思,目前的自己大概有几点反思。
第一, 初心。
为什么说初心那么重要呢?因为这决定了今后的方向,在很多时刻这个缘起都会帮助我们平衡。宗教信仰或许会给我们带来解脱的方向,小到调整我们生活身心的状态。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信仰就是无处安放的心寄托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像委托给了信仰,学习的团体就像是一个租的房子,让我们暂时可以遮风挡雨。但事实上,这总归是一处租的房子,不是永久的,也会被抢走,同时租来的房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那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会再次感受到无家可归。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时候检查自己的发心,我为什么会选择学佛?我与信仰的关系是什么?就会发现原理我们远离了把握自己的一部分。皈依信仰,向善知识求法,这个过程我们并不是说要把自己舍弃掉,渴望他人来拯救自己。而是我们从中获得的是这个人身上的生命观、学修的体验。由此再通过这些获得的东西建立自己心的家园。归根到底,其实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品质,围绕着自己的成长为中心的练习。
第二, 把握。
在很多时刻我们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自己。在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去助人会有一些风险性。首先别人的问题不一定能够通过我们的力量解决根本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暂时的安抚。其次,自己的力量不够,被消耗后,自己也会亏空,出现新的问题。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两败俱伤。第三,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就会给别人带来新的麻烦,损恼了他人想解决问题的信心。总结来看的话,就是把握住自己,其次,可以努力的帮助别人,但不要有期待,也要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的建立关系。他人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面向,一些成长的因素,而我们能利用到多少是我们说的不算的。不要期待拯救别人,也不要期待谁来拯救自己,就是在脚下把握住自己。通过一点点的拓展,完善生命旅程。
第三, 安放。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最终是需要建立自己心安放的家园。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像砌砖一样,很辛苦有时候会感到无力。会花费一些泪水和汗水,但这个房子是抢不走的。人世间的环境,变幻莫测,无论再经历什么,内在会有一个稳定的归处安放我的心。